抛开语言分类而言,河南各个地方的方言都是河南话的一部分,也都能代表河南话,并且最好听的方言肯定是自己的家乡话。谢谢你的邀请,方言是地域间最大的特征,也难怪抖音里用方言讲话,作者只能说一句“友友们凑合着听,我老家平顶山,说着鲁山东边的方言,但在大学期间认识了很多开封的同学,感觉他们的方言比较有意思,特别是开封方言无论是信阳、焦作、济源、安阳的都能听懂。
1、说一句你家乡最常用的方言,你觉得哪一句最有代表性?
谢谢你的邀请,方言是地域间最大的特征,也难怪抖音里用方言讲话,作者只能说一句“友友们凑合着听![捂脸][捂脸][捂脸][笑哭][笑哭][大笑][大笑][大笑]清早切来(起来)摸啥浪,揍顺着344国道边转了一圈,路上碰见刘二,“弄啥气切?”揍个啥!”[呲牙][呲牙]你锻炼身体呢?“唉!糊难入呢,转咯儿”[害羞]又碰她姨妹,额赶紧招呼,“妹子,吃了么?”“吃了,哥,坠象活少了吧?”“罢咧,不太忙!”“额姐坠象啥都好吗?”‘好着呢!”好着额揍放心了,你转慢慢转着,操心车,’[心][心]友友读读这几句,你知道额是啥地方的?下面额说一句代表性的地方方言你可能会猜个七里八方儿了[呲牙]伤午咥搅团,黑了喝个汤,一天净吃些怂不顶的东西,能揍个啥活吗?还是窝肉夹馍就凉皮解馋得咥![笑哭][笑哭][笑哭]谢谢乡党们,伙计们停哈歇个儿吃ChO,hu口茶[作揖][作揖][作揖][作揖]☕☕☕☕。
2、河南哪个地方的方言最能代表河南话?
抛开语言分类而言,河南各个地方的方言都是河南话的一部分,也都能代表河南话,并且最好听的方言肯定是自己的家乡话,站在个人的角度,我认为开封话最能代表河南话。我老家平顶山,说着鲁山东边的方言,但在大学期间认识了很多开封的同学,感觉他们的方言比较有意思,特别是开封方言无论是信阳、焦作、济源、安阳的都能听懂,
开封给我的感觉就是说话轻飘飘的,音调比较好听,似有若无。那时候经常听室友讲开封话,像“没力儿、不孬、没啥事儿”等等代表着浓浓的开封音,我们有时也开玩笑讲,北宋时候皇上上朝会不会也说开封话,比如“今有啥事儿,这咋弄的啊”等等。总之,至于哪个地方的方言最能代表河南话,这个不会有统一的标准,方言本身就是最接近风土人情的文化,也多如星点,
3、你接触过河南人吗?关于河南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河南人没赢过一次‘地域’暴力,却也从没输过一次民族大义”!这句话来自网络的留言,但说出了河南人的心里话。我来河南几十年了,从最开始准备来这里的时候,就有人跟我说,河南人如何如何,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现在我的河南话说得跟本地人一样一样的,也离不开了河南的烩面、胡辣汤。这么多年无论是去外地的企业工厂,还是浏览网页,总能时不时地看到所谓的“地域黑”,
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十几年前一次去外地,工厂的门口赫然拉着横幅“不招河南人”!后来和朋友说起这事儿,都在疑惑,究竟是啥原因导致了这么深的芥蒂呢?琢磨着主要跟历史原因和一些个别现象的放大有关!首先,历史原因当属“黄泛区”。历史上黄河泛滥,土地被淹,人民四处逃难,势必有人为了生存,行鸡鸣狗盗、打家劫舍之事,影响了河南人的形象,
其次,个别现象被放大成普遍现象。据说,有一段时间似乎全世界的井盖都被河南人偷了,这就是典型的个别现象放大,让全体河南人背锅了!以上都不是真实的河南!事实上,河南的贡献超乎你的想象,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每年调出约600亿斤原粮及加工制成品,确保国家粮食的安全。
据统计,中国⼆分之⼀的⽕腿肠,三分之⼀的⽅便⾯,四分之⼀的馒头,五分之三的汤圆,70%的速冻⽔饺均来⾃河南,河南也是⽂化⼤省,黄帝故里、老子故乡;是道家、法家、纵横家等思想的发祥地;历史上有20多个朝代以河南多地为都城;四大发明,占了三项!抗日战争期间,花园口大堤被炸,河南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民族危亡之际,河南人以民族大义为重,先后有2万多人倒在了抗日战场,涌现出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等为代表的河南优秀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