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鲧禹父子“堵”与“疏”的抗洪探索相传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尧在位的时候,我国的中原大地上发生过一次特别大的洪水。远古时期的鲧和禹他们父子领导人们抗击洪水的历史,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治理洪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过程,表现出我们的先祖治理洪水的执着的信念,及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精神。
1、襄阳、洛阳和九江,城市的实际情况如何?
谢邀!题主的问题表述不太通顺,但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一般来说,我们进行城市对比,都会较为宏观,比如:行政因素(级别、人口、面积);社会因素(经济、交通、教育、城建等);发展因素(预期、规划等)1.行政因素襄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地级市,人口605万,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下辖3个区、3个县级市、3个县,
洛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地级市,人口680万,面积1.52万平方公里,下辖6个区、1个县级市、8个县。九江:地级市,人口487万,面积1.88万平方公里,下辖3个区、7个县、3个县级市,综上来讲,洛阳>襄阳>九江2.社会因素襄阳:2017年GDP4064亿,湖北省第2;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拥有火车站襄阳站、襄阳东站、襄阳东津站、枣阳站等,刘集机场;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文理学院理工学院等;洛阳:2017GDP4400亿,河南省第2;是十三朝古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洛阳站、洛阳龙门站、洛阳东站,洛阳北郊机场;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等7所大学。
九江:2017GDP2413亿,江西省第3;赣、鄂、皖、湘四省交界处,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门”之称,拥有九江站、庐山站、九江南站、九江庐山机场,大学九江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等。综上来讲:洛阳>襄阳>九江,3.发展因素襄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能源汽车基地、国际现代农业示范区、汉十高铁、郑万高铁、呼南高铁、襄常高铁。
洛阳:洛阳地铁、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郑万高铁、宁西高铁、呼南高铁、南驻阜高铁,九江:区域航运中心、绿色智造基地、宜居山江湖城、转型发展示范,京九高铁综上所述,洛阳>襄阳>九江以上,总体来讲,洛阳和襄阳势均力敌,发展可期,九江与前两者差距较大。大家可给出你的答案,拒绝地域黑,客观分析,
2、古代是怎么抗洪的?
大家好!我是勤学好文。我愿意和大家分享关于“古代是怎么抗洪的?”问题我认为回答好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一定要讲明白古人“怎么抗”的,我们国家国土幅员广大,水系众多,洪水灾害频繁。所以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抗击洪灾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在古代众多的抗洪事例中,我想介绍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加以说明。一.鲧禹父子“堵”与“疏”的抗洪探索相传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尧在位的时候,我国的中原大地上发生过一次特别大的洪水,
洪水淹没了土地,冲毁了庄稼,房屋倒塌,人死牲亡,到处是白茫茫的水波,活着的人纷纷跑到丘陵或山上去避难。于是尧命令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鲧采用息壤来堵塞洪水,他治水治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还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然后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让大家推荐治水的人才,大臣们都推荐禹(鲧的儿子),
舜就派禹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还派了伯益和后稷两位贤臣和他一道,协助他的工作。当时,大禹刚刚结婚才四天,洒泪和自己的恩爱妻子告别,就踏上了征程,他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实际考察,他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治水的新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大禹治水过程中,和人民在一起劳动,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