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样的话,毫无疑问,洛阳比北京历史久远至少一千年。唐高宗和武则天时经常住在洛阳同,当时人称长安、洛阳为“东西二京”,唐中叶安史之乱后洛阳逐渐衰落,因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诞生就是在洛阳偃师二里头,其一——洛阳洛阳起源于西周,兴起于隋唐,隋炀帝即位后,改洛阳为东京,并将全国数万家富商大贾迁移到洛阳,新城位于洛城两岸,周长约55里,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长方形,由宫城、皇城、东城、含嘉城和圆壁城、外郭城组成。
1、洛阳历史久远还是北京历史久远?
首先要定义清楚历史的范畴。我们通常说的历史指的是国家建立的历史,这不包括石器时代。无论是旧石器时代,还是新时期时代,如果这样的话,毫无疑问,洛阳比北京历史久远至少一千年。因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诞生就是在洛阳偃师二里头,北京有国家记录的历史最远可能在春秋时期的燕国判断一个历史上国家的存在,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有青铜器,二是有城池遗址。
2、中国古代历史上都城为什么会从长安到洛阳再演变到北京?
这个问题很复杂,包括自然环境、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几千年来,西安和洛阳一直人口众多,战争频发,环境破坏严重;其次,宋元明清时期,北方边境问题严重,元朝和清朝均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北京的政治军事地位远远高于西安和洛阳;最后,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京与江南的交通联系密切,经济和文化更加繁荣!。
3、中国古代历史有东京吗?
这个问题长河泛舟来回答,引言京: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人所爲絕高丘也。釋丘曰,絕高爲之京。非人爲之丘,郭云。爲之者,人力所作也,按釋詁云。京,大也,其引伸之義也。凡高者必大,从高省。丨象高形,舉卿切。古音在十部,凡京之屬皆从京。所以叫东京的地方我们从历代国都中去寻找,在所有的古都中,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被称为我国的五大古都,再加上杭州和安阳被称为七大古都,
其一——洛阳洛阳起源于西周,兴起于隋唐,隋炀帝即位后,改洛阳为东京,并将全国数万家富商大贾迁移到洛阳,新城位于洛城两岸,周长约55里,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长方形,由宫城、皇城、东城、含嘉城和圆壁城、外郭城组成。宫城和皇城都在城西北地势较高位置,宫城在北,皇城在南,城西有西苑,周长200里,供皇帝游玩,城内有居民区120坊和丰都、大同、通远三个大“市”。
隋炀帝在营建东京(洛阳)同时,又从西苑引涧水和洛水到黄河,不久又修成纵贯南北、与黄河相交的大运河和永济渠,这样,从洛阳出发,南可到余杭,北可达涿郡,洛阳成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隋炀帝时,都城从长安迁到洛阳,唐高宗和武则天时经常住在洛阳同,当时人称长安、洛阳为“东西二京”,唐中叶安史之乱后洛阳逐渐衰落。其二——开封1、历史悠久,北宋最盛,
开封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魏都大梁,隋朝大运河修成后,开封成为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五代后梁朱全忠首先在开封建都,此后,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在这里建都,公元960年北宋定都开封,史称东京汴梁。由于开封无山川之险,采用城中套城形式,从里向外分为三重,即宫城、里城和外城,见下图,2、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开封是水陆都会,金水河、五丈河(广济渠)、蔡河、汴河(宋称大运河)四条河流穿流而过,
开封人口约100万以上,2万多户经商。宋徽宗翰林画师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正是开封街头繁荣景象的生动写照,3、文化发达,科技先进。开封设有太学、律学、武学、算学、书学、画学、医学各类专科学校,国家图书馆崇文院有图书数十万卷,宋代四大类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都是由政府在开封编写,
4、季羡林:就古都地位,洛阳是根,西安是干,北京是冠。你怎么看?
有个别人,整天引用个别人的一句话,什么凤凰台某主持人说什么,什么季羡林说什么,白岩松说什么?(且不说这些人是否说过)而从来不提由学术界精英组成的中国古都学会的观点,不但不提,还动不动指责,甚至污蔑中国古都学会,中国古都学会代表的是学术界共识,个别人只能算个人看法。至于中国历史,这次纪念考古百年,认为中华文明主要源于仰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