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河北省仅仅只有一所双一流学校,而且是一流学科高校。全国双一流大学一共有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其中河北省只有河北工业大学跻身一流学科建设,其“双一流”学科为电气工程(自定),华北理工大学没希望进入下一批双一流,有希望进入下一批双一流的大学有23所高校。
1、河北有哪些双一流学校?
去年国家多部门发布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名单中全国“双一流”大学一共137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北京有34所,江苏15所,上海14所,作为考生众多的教育大省的河北,只有一所上榜,正是学校校址位于天津的河北工业大学,由于我省省会历经多次变迁,河北工业大学留在了天津,
不得不说这还挺让河北尴尬的。河北工业大学其“双一流”建设学科为电气工程(自定),这里要解释一下自定的的意思,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而加(自定)标示的学科,则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无论如何,希望河北有更多的高校能入选“双一流”,这样也好让河北的学子能有机会在省内就读好大学、好专业,毕竟优秀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省内省外招生难以兼顾绝对的公平。
2、河北大学有望成为双一流吗?
作为以省命名的一所大学,河北大学多少有一些让河北人民失望,这是一所坎坷的大学。大约100年前,这所学校的前身,创立于河北省天津市,60年前改为现名,50年前,学校由天津市,迁址到河北保定市,从此,在这里落户,在这期间,随着河北省行政区划的变更,以及省会城市从保定到天津再到保定最终到石家庄,这所学校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上世纪,国家211高校评定时,河北大学错失机会,省内唯一的211指标,被同样创始于天津市,且一直留在天津市的河北工业大学获取,这件事对河北大学的打击,直到今天,也一直难以抚平,我一直认定,保定这样的城市,支撑不起一所国家级重点大学。在保定市内,另有一所211大学,叫“华北电力大学”,华电保定校区,距离河大传统校区不超过2公里,
后来,华电校总部搬迁到了北京,从此,北京校区与保定校区分别招生,分数线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校两处,后来者居上的原因,唯一的解释就是城市对大学的支撑能力不同,河北大学拥有着许多很好的学科,其哲学、历史、新闻、法律等专业,在河北省内都是属于名列前茅的。但是,河大最好的专业,放在全国来看,也很难排名到前列,原因也依然很简单:在京津保三角区域,两个直辖市级别城市支撑的大学,对付一个地级城市支撑的大学,其对于学校的支持度,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这一点,从师资、生源、文化氛围、国内国际交流等多方面,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河大的校风也并不稳健,按我的了解,河大学生,其学习强度,远远逊色于河工大等学校,学校的文化氛围也永远说不上多么美好,作为一个对河大与河工大都非常了解的人,这一点,我可以非常肯定,而且,从两校的录取分数线来看,历年都是工大高于河大几十分,一个是500级别,一个是600级别的,这样的生源,你如何判断河大有能力在省内逆袭?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身处保定市的河北大学,身处秦皇岛市的燕山大学,尽管其综合性程度很高,尽管其在省内的地位很重,但是距离全国性的重点大学,一直有着遥远的距离,甚至,其知名度和美誉度,赶不上依然身处天津而成为异地办学的河工大,这是河北省的悲哀,更是河北学子们的悲哀。
河北省的高考难度之所以非常大,与河北大学的难以作为,有着很深的关系,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我们不知道对河大是悲是喜。一方面,河大距离雄安新区仅有几十公里,未来的新区建设,将对河北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撑,另一方面,因为雄安新区的重要程度,国内的顶级大学都已着手在雄安布局,而且,并不排除不远的未来建设雄安大学的可能性,到时候,这对于河大的竞争,恐怕又是山大的压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