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不说中科大为什么没有迁入河南,说实话一个中科大就能改变河南高等教育的落后吗。新疆和河南渊源颇深,现在的很多新疆人会说河南话,但基本上都是在兵团驻地,00年的时候,经常看见河南电视台上报道河南的采棉大军组团去新疆摘棉花,每年的劳动能手除了工资以外还有额外的奖励,当时的奖励就是可以坐飞机回河南。
1、20世纪50年代左右,原计划要建在河南的大学最后没有建在河南,原因是什么?
我们先不说中科大为什么没有迁入河南,说实话一个中科大就能改变河南高等教育的落后吗?现在安徽的高等教育很强吗?解放后,河南大学的拆分,焦作路矿学堂(今天的中国矿业大学),黄河水利专科学校的迀出,才是河南高等教育落后的开始。河南大学的财经系组成了今天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水利系并入武汉大学,植物病虫害是今天的华中农业大学,畜牧组成今天江西农业大学,
焦作路矿学堂建于1909年,是中国最早的矿业高等学校,解放后被迁出河南组成今天的中国矿业大学。黄河水利专科学校与河海水利专科学校(今河海大学)齐名解放后迀武汉,组成今天的武汉水利水电大学,是河南本身没有好学校吗?解放前,河南大学,焦作路矿学堂,黄河水利专科学校都是国立大学,当时全国有30多所国立大学,河南有三所,今天河南有几所大学能进入全国前三十名?说河南人小农思想的可以闭嘴了,迀出的高校在今天不是985就是211,河南并不缺一个中科大,把本属于河南的大学给我们就行了!。
2、新疆和河南有什么历史渊源?
新疆和河南渊源颇深,现在的很多新疆人会说河南话,但基本上都是在兵团驻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以后,为保卫我国的西北边疆,从内地征召了大批的热血青年奔赴祖国的大西北!这是第1个原因。1956年有48列火车从郑州出发,满载着河南热血青年来到新疆,大多数都加入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然其中有一部分分配到了地方上,一部分进了石油有色金属等厂矿企业,
这个是在新疆的河南人的主力,也是建国初期新疆地区人口河南人口多的最重要的原因。第2个原因则是嵩武军,在清朝时期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候带领的军队就是嵩武军,左宗棠带领这支军队打败了阿古柏,收复了整个新疆地区。而阿古柏所属的浩罕汗国也因被左宗棠击败而元气大伤,但当时并没有彻底的灭亡,所以这支军队就驻扎在新疆,防备浩罕的再次入侵。
当然浩罕国后来被沙俄所吞并,这又是后话了,所以这支军队大部分留在了新疆,成为了第1批开拓新疆的河南人!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时候的大批河南援建人员是第2批开拓新疆的河南人。第3个原因其实还是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这个主要原因就是摘棉花大军!如果你去过新疆就会知道新疆这里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棉花,但是采摘棉花的机械化程度很低,所以到收获季节就需要大批的人来帮忙采摘,
而河南人在兵团中人多,很多其实都是跟家乡有联系的,一般像这种事情都是找自己的同乡,所以河南的摘棉花大军自然多!2000年的时候,经常看见河南电视台上报道河南的采棉大军组团去新疆摘棉花,每年的劳动能手除了工资以外还有额外的奖励,当时的奖励就是可以坐飞机回河南。虽然现在乘坐飞机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在当时飞机票确实是非常昂贵的,这相当于一种荣耀!最近几年,每年大约有50多万人来到新疆采摘棉花,主要来自于河南,四川,贵州等地,但是河南人占据了大部分,
每年来来回回新疆和河南之间也不方便,所以有很多人就开始慢慢定居新疆。当然这个过程是比较缓慢的,是潜移默化形式的,但是从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10年时间河南人有21万人流入新疆,位居流入新疆的外省人口首位!截止目前,新疆总人口数量达到了2400多万,其中有400多万都是河南人,占据了新疆总人口数量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