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10000人、半程马拉松10000人(5)报名费不同郑州马拉松。全马报名费130元(6)关门时间不同郑州马拉松,你看我跑了一个马拉松,而且很多人因为冠上马拉松这个名字,就显得有更多得传播价值,比如某某影视明星跑了一个马拉松,其实仔细来看的话,跑完全马得毕竟是个体,大部分都是5公里,10公里,好一点得也就是半马而已。
1、您适合跑马拉松吗?应该怎么跑?
目前来说,专业级别的马拉松只有很少一部分大神级的运动员能够以竞赛的标准来完成,马拉松,更像是一场全民参与的体育联欢。以半程马拉松为例,半马并不算马拉松,不管是国际上的顶级马拉松赛事还是奥运会和田径世锦赛,也是只有42.195公里的马拉松,而没有半程马拉松这个项目,就在大满贯赛事中,都不设立半程马拉松得项目,
而且马拉松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而42.195这个数字都有纪念的意义,在难度以及要求上面,马拉松都要比半程马拉松要求高,而我们所熟知的马拉松选手。大部分都是跑全马出身,半马的了解的为数不多,而半马跑的过程里面及时跑崩,最后也只有两三公里,慢跑结合走,到达终点都不一定让自己感受到马拉松的可怕和难度。
但是全马就不一样了,30公里之后才是真本事的展现,如果30公里之前就遭遇掉速跑崩,那这个全马跑下来基本都是身心遭受重创的,而30公里之后不管是耐力、心理还是自我的协调能力,都需要很强大才能顺利的抵达终点,这些强度和整个过程里面身心变化是半马无法体会的,所以要是可以,一个人的一身要经历一次全程马拉松,感受身体在极限状态下,自己满腔热血如何变得不堪一击或者如何变得更为强大,这个体会是在其他运动中无法感悟的,
而半程马拉松的由来与全民运动的兴起有关系,主办方为了满足于更多群体对于长距离跑步的需求于热爱,实施了一种马拉松标准的替代赛事,那就是半程马拉松,这个说得不合时宜一点就是利益驱动,完成半马得人数远远高于完成全马得人数。所以从难度以及竞技性上来看,严格的说半程马拉松并不算马拉松,至于称呼半程马拉松,一方面是因为距离是全马得一半,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于大群体:你看我跑了一个马拉松,而且很多人因为冠上马拉松这个名字,就显得有更多得传播价值,比如某某影视明星跑了一个马拉松,其实仔细来看的话,跑完全马得毕竟是个体,大部分都是5公里,10公里,好一点得也就是半马而已,
但是半马不算马拉松,不代表你不认真对待,这时候半马也是马拉松,这个主要从态度方面来说的。不少人觉得半马就是两个十公里,平常不怎么准备就去跑了,实际上跑下来,最后两公里身体极限,速度下降,完全的跑崩了,然后这个期间不注意节奏很容易出现问题,不少半马比赛中,最后几公里出事的概率比较大,而且死亡人数远远高于全马,并且半马完赛率要低于全马的完赛率,从这几点来看,对待半马的态度,我们依然需要苛刻一点,除了平常训练的距离以及整体跑量,其他方面与准备全马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2、郑州:带着7岁娃一起跑马拉松,言传身教感受马拉松精神,你怎么看?
很好啊!马拉松彰显的是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从小带孩子接触马拉松,将有助于培养孩子将来遇到挫折的耐受力以及勇敢面对、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马拉松比赛我们从发令枪响的那一刻起,直到终点冲刺,这一路42.195公里都要靠双腿一步步跑过来。如此漫长的距离对跑者身体和心理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我们在整个赛程中会经历兴奋、快乐、怀疑、茫然、沮丧、悲伤等各种情绪,有的人会出现“撞墙”现象,也有的人可能会遇到伤病来袭的突发状况,这些都需要跑者通过自己强大的应变能力去化解。有人说跑完一场马拉松犹如经历了整个人生,这话真的不假,比赛伊始我们的身心是轻松的,愉悦的,长期艰苦的训练终于可以得到验证了,跑起来特别兴奋,似乎后面赛程都会按照当前状态持续下去。
跑着跑着我们就会冷静下来,觉得自己起跑时太过兴奋了,已经超过自己平时的跑步配速了,担心这样下去后面会跑崩,这时我们会逐渐把配速调整到合理的范围,接下来就是一段时间的平静期,平静期过后当看见别人很轻松地超过我们的时候,尤其是被妹子超。我们的心态又会发生变化,不知不觉又提升了配速,追了一段距离还是眼巴巴地目送着妹子扬长而去,而自己已经累成狗,这时候我们就会非常后悔刚才的一时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