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现在的“三花”早已注册商标,也不再只是从前的三级茉莉花茶,20多个系列产品,供你选择~)“三花”从此成为成都人的“心头好”,活跃在成都人的生活中,见证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它代表的是烟火气的成都,是市井的成都,也是充满人情味的成都。)三花,1951年成立的国营成都茶厂出产的三级茉莉花茶,在“奢侈”的一二级和质量稍次的四五级之间的“三级”,使老成都的茶客在实惠的价格与清新的茶香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1、成都的盖碗茶,到底有哪些讲究?
忍不住要说下我咋个喝盖碗茶的1,选地方一般是那种老店面,一定得有竹椅,坐着动一哈要响那种。或巷子里面,或河边上吹下壳子,打哈小牌,摆哈八卦,再抿口茶,巴适得板,2,咋个喝二郎腿翘起,一只手端起,另外一只手拿盖盖刮,喝之前再吹一下,喝的时候要发出声音,喝完了往侧边噗一下茶渣子,有些还要发出“an”的声音,这才是品味生活,这才是喝盖碗茶的步骤。
茶具由三部分组成,啥子天地人三才哦,怕是强行赋予点文化上去的,盖子是用来刮开沉不下去的茶叶的,中间的杯子用来装水泡茶的,下面那个托用来端的。为啥子这样说?原来几毛钱现在几块钱的盖碗茶用的茶叶都不咋样,我喝的才2块一碗,很多茶叶沉不下去,或者还有其他渣渣,盖子刮开了才好喝嘛。中间的杯子比较小,喝不了两口就见茶母子,为了一直喝热的,当然设计小点,
底下的托当然用来端茶了,免得汤到手了,一是避免直接摸到烫的茶杯,二是即使茶水浪出来也不得烫到手。还有用盖盖摆暗语的说法,现在怕是早都没用了,3,喝的啥子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自古就是,撒下种子坐等收成,这就是成都人闲适生活的由来,不忙的时候干啥子喃?喝茶冲壳子嘛,盖碗茶就是非农忙时候成都人的爱好。坐下来,喝会茶,摆下龙门阵,所以要打听什么消息,泡杯茶,慢慢就晓得了,
2、成都的代表名茶是什么?
我来给自己提个名吧。说起能代表成都的茶,我觉得我还是能代表成都~提名词(咳~咳~咳~):成都林立的茶馆中,传统的茶具就是盖碗,而那茶盖一掀,里面装的多半是“三花”,(夸张不?不过当时就是这样。)三花,1951年成立的国营成都茶厂出产的三级茉莉花茶,在“奢侈”的一二级和质量稍次的四五级之间的“三级”,使老成都的茶客在实惠的价格与清新的茶香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当然,现在的“三花”早已注册商标,也不再只是从前的三级茉莉花茶,20多个系列产品,供你选择~)“三花”从此成为成都人的“心头好”,活跃在成都人的生活中,见证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它代表的是烟火气的成都,是市井的成都,也是充满人情味的成都。“啖三花”正是一个普通成都人的一种知足常乐,是细小却实在的成都式“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