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到武陟的城铁非常方便,在一定程度上武陟与郑州互通互联,但是郑州想把武陟囊括其中,带动武陟的经济发展,现有的黄河桥还远远不够,再看惠济区的建设,很多地方还是差强人意,所以我认为郑州现在重点既不在武陟方向,也没有能力合并武陟。感谢邀请,我认为最起码十年内原阳和武陟不合并入郑州,郑州现在也没有要跨河发展的意思,再者跨河合并也不是郑州的发展之路。
1、郑州大学计算机专业怎么样?
郑州大学本身是211工程大学,又入选“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对郑大的发展还是十分有利的,学校的平台相对还是比较高的,郑大的劣势在地域。保研、考研比普通高校有很大优势,保研率10%多一点,当然这是总体平均值,各学院实际比例不一样。关于信息学科,郑州大学有几个大型平台,比如: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全国第七家超算中心;互联网医疗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七家互联网国家工程实验室之一;中原网络安全研究院,与信息工程大学合建,
说完学校背景来说专业,郑大的信工学院和软件学院都有计科专业,二者相比信工学院较好,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卓越班)三个方向。郑州大学计算机一级学科有硕士点没博士点,评级只有C ,就学科实力,说实话,水平不高。但是,得益于学校平台,深造有些优势,如果是高考生,结合自己分数情况考虑吧。
2、荥阳和新郑发展前景怎么样?
一个位于郑西,一个位于郑南,究竟哪个发展更好?根据《新郑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5)》,紧密结合郑州主城区的南向发展趋势和航空港区的西向发展趋势,以“中心带动、廊带贯穿”为策略,新郑市域将形成“两主四副,三片五带”的城乡空间结构,“两主”为中心城区、龙湖;“四副”为薛店、辛店、郭店、孟庄,“三片”为北部临郑组团、南部临港组团、中部生态组团;“五带”为沿郑新公路、京港澳高速、321省道-102省道、323省道和107国道连接线形成三横两纵的交叉城镇发展带。
目前,新郑市的龙湖和孟庄区域已经可以依托地铁2号线组织短程公共交通;规划中的地铁还有地铁7、16、18号线,交通方面规划清晰,便于出行,在产业方面,中心城区形成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特色,龙湖形成科教、商贸、生产服务特色,产业类型比较多样。综合来看,新郑市依托庞大的交通运输体系,在发展物流业和居民日常出行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生态方面依托辛店森林山地生态区、双洎河与黄水河流域生态区、十七里河与十八里河生态区和大枣果林生态区四大区域,能够有效改善居住环境。根据《荥阳市城乡总体规划(2018-2035年)》,规划打造荥阳市“一心、三点、五轴、五区”的网络化城镇发展格局,一心即荥阳城区作为荥阳市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是市域发展的主中心。
三点:广武、高山和贾峪三个新市镇,是市域发展的次中心,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支点,五轴即包括金水大道、S229、荥泽大道和荥新路、大河路—S312、新G310、S233。当地交通主要以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城际轨道交通为骨架,目前,荥阳市的地铁线路规划6、8、10、21号线,与郑州主城区互联互通。在产业方面规划依托新材料、先进制造业和健康产业基地,其中荥阳西南部规划旅游业类小镇,依托当地的山水资源,形成独特生态环境,
在《荥阳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8-2035)》中,按照规划,到2020年,荥阳的公园绿地总面积将达到619.2公顷,折合约9288亩;到2035年,公园绿地总面积将达到1237.9公顷,折合约18568.5亩。因此,未来荥阳将在生态建设及旅游业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综合来看,新郑发展的主导方向是交通及物流业,目前住宅项目布局已经比较丰富,生活配套更加完善一些。
3、郑州到开封城际铁路与地铁一号线互联,改成城郊线按地铁方式运营,客运效率会提高吗?
让我看,这个郑开城际就是鸡肋,很多人都看到到开封只是宋城站,没有延伸到火车站,其实就是延伸到火车站也一样不会有多少人坐。当然,到火车站相比较现在的宋城路站肯定会好那么一点点,但远不足以支撑郑开城际的运营,真不知道当初的规划设计是怎么想的,城际和高铁都在郑州东站,让郑州站和西部的居民无法利用城际和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