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是每一个广东人都会粤语,就好像不是每一个北方人都会说普通话一样。城市人会说普通话的人多一些,在农村上了年纪的几乎都不会说普通话,广府话、客家话和闽南话(潮汕话),在粤语界定为广府话(即广府话为广东的“官方语言”)的前提下,任何一个方言区的广东人都不一定会讲粤语,也没有谁会强迫你一定要讲粤语。
1、为什么很多广东人会说普通话,而北方人却很难学会讲广东话?
一般来说,普通话以北京为标准和代表性,至于北方其它省市也不一定能说出标准的普通话。广东话称之为粤语,以广州话为标准,其它城市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说不是每一个广东人都会粤语,就好像不是每一个北方人都会说普通话一样。这个问题要说清楚,还要费点口舌,我大概说一下我的看法吧!普通话是近些年才大力推行。在全国范围内,一般来话来说45岁以上的人,能说普通要少一些,55岁以上的就更少了!城市人会说普通话的人多一些,在农村上了年纪的几乎都不会说普通话,
2、身为广东人就一定要会说粤语吗?
广东有三大方言:广府话、客家话和闽南话(潮汕话),在粤语界定为广府话(即广府话为广东的“官方语言”)的前提下,任何一个方言区的广东人都不一定会讲粤语,也没有谁会强迫你一定要讲粤语。但非粤语方言区人如果要前往广州、佛山等粤语区上学、工作、旅行,最好能学会粤语,这样便于交流,因为粤语长时间是广东的强势语言,其影响力甚至覆盖世界华人地区,因此省内客家人、潮汕人即使不会讲粤语,也基本能听懂。
3、深圳本地年青人不会说广东话吗?
1979年以前,“小渔村”深圳是一个县——宝安县,深圳镇则是宝安县的县城。深圳镇就是现在的老东门,那时,宝安县讲什么语言为主?旧时宝安县属于广州府,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县治一直在南头(今南山)。南头讲广府白话,广州府下辖的县,广府白话当然是主流语言。因此,自古以来,广府白话就是宝安县的主流语言,客家人来到宝安县,是清康熙“迁海”的事,大多从惠州、粤东移民而来。
客家人主要聚居地——龙岗区——上世纪五十年代还属于惠阳县,不属于宝安县,香港则属于宝安县。香港土著居民以讲粤语围头话为主,说那个时候粤语围头话是宝安县的“县话”毫不为过,粤语围头话是怎么样的?晚上你去去大剧院广场逛逛,经常可以邂逅成群结队从蔡屋围出来溜达的阿婆,她们讲的就是原汁原味的围头话。1979年以前,宝安县的围头话主要分布在县城深圳镇周边的附城公社和沙头公社(包括湖贝、黄贝岭、向西、田贝、罗湖、蔡屋围、南塘、笋岗、上步、福田、岗厦、水围、石厦、新洲、沙嘴、沙尾、上沙、下沙、下梅林等大队)、平湖公社;县城深圳镇讲白话,西边的南头公社、西乡公社、福永公社、沙井公社、松岗公社、公明公社讲接近广州话的土白话,宝安县的西部是鱼米之乡,人口差不多占宝安县的半壁江山,
再加上深圳镇附近的沙头公社、附城公社和平湖公社,粤语人口当在全县的50%以上。客家人口分布在丘陵山区的龙岗、坪山、坪地、坑梓、大鹏、沙头角、横岗、布吉、观澜、龙华、石岩等公社,而当中还掺杂粤语着围头人村落,比如龙华公社的清湖、油松、上塘、白石龙等村;石岩公社的浪心村等;观澜的樟阁、新田(部分)、岗头等村;横岗的荷坳、黄阁坑等村;龙岗也有杨姓新生村等几个自然村讲围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