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就是原来襄樊改回去的,没什么好改的了;十堰的地盘是原先郧阳地区的,其实叫郧阳蛮好,感觉怀古的味道很足的,十堰这个名字给人感觉莫名其妙的,就像湖南的张家界原先是叫大庸市的,把厚重的历史都丢掉了,很可惜的;7、咸宁最早建制时叫过永安的,意思是永远安宁的意思,其实颇有古意的,荆门跟天、仙、潜一起其实都是从荆州分离出来的,追溯古称,没什么意义的;8、武汉古称江夏、汉阳,汉水改道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到嘉靖年间在汉水新河道北岸,形成了新兴的汉口镇,其实古道衷肠的人还都喜欢汉口这个称谓的,但现在已然不可能了,武汉之大,也不是一个汉口所能包容下去的了;9、黄石脱胎于大冶,黄石是地级市、大冶是县级市,黄石是死活不愿意叫大冶市的;孝感本身就是千年古县,因此地“孝子昌盛”,也叫过“孝昌”的,但因为孝道而感天动地还是要深刻些;10、综上,最好听的名字还是荆州,简直就是湖北的象征了,本来也是湖北的腹地、荆楚文化的发源地的;其次仙桃、潜江改回去叫沔阳、云梦;第三是本来就有的孝感、襄阳,第四是鄂州、咸宁改回去叫鄂城、永安;第五是十堰、黄石改叫郧阳、大冶,黄冈改叫黄州。
1、如果湖北省的城市名字都改成古代的名字,那么谁的名字最好听?
1、荆州一直没有改过名字的,千年古城,刘备借荆州时甚至更早时就有了,一直都是荆楚大地的核心区域、楚国八百年强盛的核心区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第三大平原,而江汉平原又是其中连接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的枢纽、核心,荆州历史之悠久、城市脉络之深厚,别说湖北省了,就是在两湖地区、在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是最无可比拟的;荆州古时候也被称之为江陵、郢都的,但都不及现在的名称,没有现在的名称影响深远的;2、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时改称“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夷陵”二字中的“夷”字可能有些人会有些误解,有“蛮夷”之嫌,所以还是“宜昌”好听些;3、鄂州古代为“樊国”、“鄂都”、“鄂国”,三国时孙权在此称帝,称“武昌”,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红到鄂州为鄂王,修筑鄂王城,也是湖北简称“鄂”的由来,武昌现在是武汉三镇的一部分,不可能叫回去了,国呀、都呀都不可以叫了,感觉原先的鄂城倒是有点古风,比较好听些;4、天门古称竟陵,仙桃原称沔阳,潜江古为云梦泽一角,这三个省直管的县级市的古称其实还真都很有历史底蕴的,为什么要改,真的不知就里,老湖北人,谁人不知云梦、沔阳呀?竟陵郡也是很多古文中提及到的,干嘛舍本求末、忘掉祖宗的?5、随州原先分属孝感、襄阳地区的,建市历史也不长,是炎帝神农诞生地,本身这个就厉害了,能够改名叫炎帝市、神农市,似乎也没必要吧?6、襄阳就是原来襄樊改回去的,没什么好改的了;十堰的地盘是原先郧阳地区的,其实叫郧阳蛮好,感觉怀古的味道很足的,十堰这个名字给人感觉莫名其妙的,就像湖南的张家界原先是叫大庸市的,把厚重的历史都丢掉了,很可惜的;7、咸宁最早建制时叫过永安的,意思是永远安宁的意思,其实颇有古意的,荆门跟天、仙、潜一起其实都是从荆州分离出来的,追溯古称,没什么意义的;8、武汉古称江夏、汉阳,汉水改道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到嘉靖年间在汉水新河道北岸,形成了新兴的汉口镇,其实古道衷肠的人还都喜欢汉口这个称谓的,但现在已然不可能了,武汉之大,也不是一个汉口所能包容下去的了;9、黄石脱胎于大冶,黄石是地级市、大冶是县级市,黄石是死活不愿意叫大冶市的;孝感本身就是千年古县,因此地“孝子昌盛”,也叫过“孝昌”的,但因为孝道而感天动地还是要深刻些;10、综上,最好听的名字还是荆州,简直就是湖北的象征了,本来也是湖北的腹地、荆楚文化的发源地的;其次仙桃、潜江改回去叫沔阳、云梦;第三是本来就有的孝感、襄阳,第四是鄂州、咸宁改回去叫鄂城、永安;第五是十堰、黄石改叫郧阳、大冶,黄冈改叫黄州。
2、湖北的省会一直都是武汉吗?你认为武汉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安徽、河北以及河南都是曾经更换过省会的省份,省会的变迁,一方面是新省会交通地位的上升带来的影响,一方面也是政策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河北原来的省会是保定,从1669年开始,保定一直是清代直隶总督的驻地,也就是省会所在地,民国时期,虽然军阀混战,但是保定依旧是河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新中国建立后,河北省的省会几度变迁,先是保定,后又迁到天津,随后又迁回保定,最后于1968年,正式迁往石家庄,保定结束了近300年的省会历史。
河北保定失去省会之后的保定,应该说发展多少还是受了很大的影响,虽然靠近京津地区,但是并没有因此就享受到京、津地区的繁荣,GDP总量在河北处于中等水平,而增速则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保定为何失去省会的地位?在很多外人看来,石家庄是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也是一个火车拉来的省会,诚然,石家庄能够在近代迅速发展起来,确实和铁路交通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必须也要看到的是,保定在近代历史上,铁路修建并不落后于石家庄,保定的交通也是非常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