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抗战胜利后,湛江这个名字才产生。“湛江”二字也未必合适,我个人认为1945年收复广州湾时,临时取的“湛江”二字太仓促,湛江,这个称谓,脱离了上千年的本地历史,让人没有归宿感,再广州湾当时也只是当时遂溪、吴川两县的部分陆地、岛屿久麻斜海湾而已,只占现在湛江地区的小部分,恢复这个名字没什么意义。
1、假如海康县不改名雷州市,湛江人会忘记雷州这个名字吗?
也许有这个可能。因为毕竟雷州是唐朝的时候,雷祖陈文玉向朝廷上书命名的,在明清时期,雷州府在广东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与广州府、潮州府合称“广东三府”。明清时期的雷州府下辖遂溪县、海康县和徐闻县,这个雷州府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雷州半岛,海康县就是现在的雷州市,徐闻县也就是差不多,但遂溪县缩小了。旧遂溪县包括现在的赤坎区、霞山区、麻章区、遂溪县、东海岛等,
说起来海康县改为雷州市也不过就二十几年的事。很多年龄大的人至今都不适应,仍然自称海康人,特别是在广州的长途客运站或是在湛江市区的中巴,听到熟悉的雷州话口音“海康海康”,就知道目的地是湛江的雷州市了。1945年抗战胜利后,湛江这个名字才产生,之前只是广州湾那一带,后来又并进去雷州半府的大部分地区和过去高州府的廉江吴川。
所以现在的湛江市是一个集雷州文化与广府高凉文化于一体的地方,过去这两种文化时常有冲突,讲雷州话和讲土白话的人也似乎自成一派,互不来往的样子,但现在年轻一代已经开始交友通婚。比如我是遂溪人,我老婆就是吴川人,我一直比较纳闷的是,不知道雷州话是不是在雷州市建市之后才有这个名字的?说起来我是遂溪人,也是明清时代雷州府的一员了,但我们祖上传下来的方言都叫做黎话。
而且除了湛江之外,还有电白黎、海南黎等,反而就是雷州人对雷州话的叫法非常的信奉,很排斥黎话的叫法。所以,谁能告诉我,雷州市的人,是不是自古以来都把他们的方言叫做雷州话?这个叫法是他们的祖辈传下来的吗?不过这样也好,雷州市和雷州话总算把雷州府存在的历史延续下去了,否则我们的后代真不知“雷州”二字为何物了,
2、为什么湛江叫做“湛江”?有什么依据?
“广州湾”这三个字,是法殖民时期的名字,跟广州没关系,是旧南三都的一个地点。再说,广州湾当时也只是当时遂溪、吴川两县的部分陆地、岛屿久麻斜海湾而已,只占现在湛江地区的小部分,恢复这个名字没什么意义,然而,“湛江”二字也未必合适,我个人认为1945年收复广州湾时,临时取的“湛江”二字太仓促。这个湛字,据说来自隋朝设置的一个“椹川县”,知道著名的“椹川大道”怎么来的了吧?可穿越到隋朝喔,嘿嘿,
当时起名的人,觉得“椹”不能代表这里,所以改为“湛”,一是有水有海,二喻蓝色。“川”字是两山夹水,也不合湛江地形,改为江(平原上的大河)更合适,于是,1945年8月19日,中法签约交接广州湾,8月22日就敲定“湛江”并公布于众,貌似有改天换地的感觉,但确实太仓促了。湛江,这个称谓,脱离了上千年的本地历史,让人没有归宿感,
从历史上看,一千多年前,唐贞观时期,雷州半岛就被命名为“雷州”,清代又称雷州府,吴川、廉江,曾属化州,明清又属高州府。实际上,现在的湛江地区是过去雷州府与高州府部分地区的合并,后来,经过几次不合理的区域划分,将湛江地区变成了雷州话、吴川话、涯话、白话混合的大杂烩地区,不同文化和民系交融在一起,既冲突又融合,大家已习已为常。
那湛江到底叫什么名字比较合适,纵横哥觉得应保留“雷州”二字吧,或叫“新雷”,或干脆收回茂名,改为“高雷”,最后,强烈建议现在的县级市雷州恢复“海康”的旧名!这个小县级市就冠了“雷州”这个历史大名,它受不起啊!答案发出后,有些朋友意见比较大,我想可能是因为,湛江现在的区域,不仅包括过去雷州府的地盘,也包括高州府的一部分,所以我也有说“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