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医院量血压就高,而在家里量血压就正常,这常常被称之为“白大衣高血压”。测量血压到底是在家里测量的准确,还是去医院测量的准确,在高血压诊断方式上,这份最新的指南认为医疗机构测量的血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诊室血压测量仍然是高血压诊断的基础,这也不难理解,很多人第一次量血压是在医疗机构完成的。
1、每次去医院体检量血压都高,该怎么办?
一去医院量血压就高,而在家里量血压就正常,这常常被称之为“白大衣高血压”。而导致白大衣高血压形成的原因比较多,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交感神经激活很多研究显示,有些人一进医院,他的交感神经就会兴奋,血压也就会随之升高,这个过程很快,甚至可以在4分钟内完成,其实说的更加通俗一点,就是一到医院就紧张,但是这种紧张并不是通常能够感知的。
这也为什么有些人会说,我没有觉得紧张啊,怎么血压就高了,因为这种交感神经兴奋,有的时候你的主观意识并不能感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研究显示,白大衣高血压部分原因是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过激反应,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而发生血压升高,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后就会释放一些可以升高血压的物质,这个时候人体的血压就会升高。
精神压力大白大衣高血压的女性患者,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精神压力过大,尤其是很多年轻人,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比较大,这也可以导致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加压素效应相关研究显示,医务人员给患者测血压,这个过程对患者有“加压素效应”,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患者血压升高,这种加压素效应很多时候不能感知,但是的确是存在的一种效应。
动脉老化有研究指出,中老年人容易发生白大衣高血压,主要原因是中老年人动脉老化,其相关的压力波反射增强导致血压升高,大家平时临床上如果查动脉弹性指数,发现动脉偏硬,这时候这样的人也容易出现白大衣高血压。血糖、血脂异常很多研究发现,血糖、血脂异常的人相对容易发生白大衣高血压的几率也比较高,其实,这两点也是很多人需要特别注意的危险因素。
2、测量血压到底是在家里测量准确,还是去医院测量的准确?以哪一个为准?哪个更加可靠?
测量血压到底是在家里测量的准确,还是去医院测量的准确?以哪一个为准?哪个更加可靠?就在2020年5月6号这一天,国际高血压学会再次更新指南《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对于这个问题也给出了解答,下面张大夫给大家解释一下。在高血压诊断方式上,这份最新的指南认为医疗机构测量的血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诊室血压测量仍然是高血压诊断的基础,这也不难理解,很多人第一次量血压是在医疗机构完成的,
但是,这并不代表家庭自测血压不如诊室血压靠谱,恰恰相反,家庭自测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更加准确,如果可以,更加被认可和推崇。这份新的高血压指南就强调了家庭自测血压具有重复性好、评估心血管风险更准确、便于明确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等优点,这份新的指南更加接近临床,指南中建议如果诊室血压测量是正常高值或轻度升高的1级高血压,最好进一步测量家庭自测血压进行确认。
当然,如果能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就更好了,这份新指南这样指导临床,能够更加明显的减少单纯只靠诊室血压测量带来的误诊误治,而且这样做还能加强对于高血压的精细化管理,让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更加达标。这份5月6号公布的高血压新指南,更加接近临床,便于记忆,便于操作,特别是降压是硬道理的理念适中被这份指南所铭记,同时让生活在不同领域和层次的高血压患者都能有更加有效的降压方式,最终达到减少靶器官损害,降低高血压的病死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