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全省面积有I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近亿。不知题主所问的河南特色指哪个方面?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省域面在黄河以南,故称河南,河南武陟(zhì)武陟县的“陟”字,读(zhì)这个音,表示登高或者晋升的意思,河南的北、西、南三面为山地环抱。
1、河南有什么特色?
不知题主所问的河南特色指哪个方面?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省域面在黄河以南,故称河南。古代中国分为九州,而豫州居九州中部,素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有全省面积有I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近亿。全省有18个地级市,一百多个县,河南的北、西、南三面为山地环抱。东部平原辽阔,全省26%为山地,18%为丘陵,56%为平原、河谷和盆地。
河南的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犹其是小麦产量占全国的百分之四十。以郑州市和漯河市为代表的食品工业比较发达,三全、双汇等食品工业最为著名,号称中国人的大厨房。还有各地所产的五谷杂粮及芝麻花生等油料作物,河南省的文化历史积淀沉厚。最具代表的就是省博物院,那里所陈列的每一件文物就能反映出中华古文明的由来,还有安阳的文字博物馆,那可是方块汉字的诞生地。
一片片甲骨上所刻的字符,记述着先人们活动的足迹,当然最具文化特色的是少林寺和陈家沟的太极拳。喜欢中华武术的朋友不妨到此一饱眼福,还有洛阳的龙门石窟和白马寺,龙门石窟为中国古代三大石窟之一。而白马寺为中国最早的佛寺,建于公元68年,洛阳牡丹甲天下,更是名符其实。开封的龙亭、相国寺和清明上河园,南阳市是医圣张仲景故里,城东的医圣祠就是为纪念医圣而所建,还有孔明出山之前的躬耕地卧龙岗,雄居岗上的武侯祠气宇轩昂,雕梁画栋,充满了智慧的想象。
南阳城北还有汉代科学家张衡墓,当然南阳还有两座古代官衙,市里面的就是府衙还有宛西的内乡县衙。河南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自然风光最著名的就是三山,北边以焦作市的太行山中的云台山风景区,南边有信阳的鸡公山和南阳市所辖的伏牛山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当然还有桐柏山的淮源和水濂禅寺及河南省唯一的佛教学院。总之,河南地处中原,人杰地灵,
2、河南有很多地名一读就错,你能读对几个?
中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名也不外如此,很多地名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发生了变化,早已不是字面上的读音,作为河南人,以下这些地名,你一定或多或少读错过,或者听到其他人读错过,那么小编来科普一下以下这10个一读就错的河南地名,你错了几个?河南浚(xùn)县浚县隶属河南省鹤壁市,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浚县原来不叫浚县,汉代称“黎阳县”,明洪武三年(1370年),将黎阳县改称浚县,县城从浮丘山顶向北迁移至现在的城址,并在明初先后四次从山西洪洞向浚县移民,新建了300多座村落。大量的山西移民进入县境,把浚“jùn”读成了“xùn”,久而久之,“jùn”县就成了“xùn”县,而“黎阳”则成了历史称呼。河南武陟(zhì)武陟县的“陟”字,读(zhì)这个音,表示登高或者晋升的意思,
武陟县属于河南省焦作市,地处豫北怀川平原,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与郑州隔河相望。早在夏朝时期,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古九州,武陟地区属于冀州,称覃怀,商周时期,根据明万历十九年《武陟志》的记载:“武陟县,周武王牧野之师,兴兹土,故名。”春秋战国时期,武陟县先后属于郑国和魏国,公元596年,隋朝分修武县南部置武陟县,武陟县名开始于此,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河南荥(xíng)阳荥阳,县级市名,属郑州市,荥阳位于郑州西15公里,是河南省距省会最近的县级市,下辖9镇3乡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风景区管委,人口59万(2013年),面积908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成区面积17平方公里。荥阳是象棋的故里、郑氏的祖地、阀门之乡和建筑机械之乡,郑州市西部的荥阳市在远古时代濒临黄河,曾是一片沼泽地,名为荥泽,或称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