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人说话的口音,武汉伢完全像听天书一样,虽然两地已通了城铁。跟其他地区的湖北人相比,武汉人是个另类,作为我在武汉生活了68年的老武汉人,我谈点对武汉话的了解,地铁改变了生活宜昌人说白了就是变了口音的重庆人,重庆人的优缺点宜昌人基本照模子嗑了出来。
1、为什么感觉湖北襄阳人口音与河南人口音相像?
谢谢邀请。作为一个湖北襄阳人,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好回答的,外地人一般都会感觉湖北襄阳口音和河南口音相像,就是襄阳人和河南人用方言交流也是无障碍的。所以在千里之外的广州和北京,很多襄阳人和河南人对话后都会亲热的喊老乡,感觉湖北襄阳口音和河南口音相像,是因为地域接近的原因。襄阳地属鄂西北,与河南南阳接壤,襄樊跟河南交界,襄樊话有一个俗称叫“二河南腔”,
河南湖北都属于华中地区,两地交流也比较多。据说抗日战争时期互有移民,口音相近很正常。其实作为一个襄阳人,还是很容易分清楚河南话和襄阳话的,襄阳话应该属于西南官话。这种划分主要基于一些关键特征,比如入声派分和平翘舌以及很多方言词等特征跟西南官话特征类似,或许襄阳话就是方言过渡的一个典型。既有河南话特征,又带有西南官话的典型特点,外人听来就不好区分了,
怎么分清楚襄阳话和河南话南阳话区分平翘舌,襄阳话不区分平翘舌。襄阳人跟对南方鼻音很重,南阳跟随北方,对前鼻音后鼻音区分很清楚,襄阳人吃念词,这是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分的原因。襄阳语调没有河南话硬,河南话抑扬顿挫,语调下沉,语气较硬,襄阳话比较飘轻,语调略微上扬。襄阳话后面有弹舌音,这一点与荆门荆州当阳很相似,也就是楚文化核心区的地方基本都有弹舌音,
可以从词汇上作以比较。因为襄阳和河南词汇方面区别最大,另外,两者的部分方言词不同,比如南阳人跟随河南大部分地区说“中”,襄阳人很少说中。襄阳说去为克,南阳人读“去”为“qu”,襄阳人说喝为活,说6为楼、。人街解都念gai,鞋子念孩子,孩子叫娃子,腿推念tei,后面还带儿化音,就是念斗是。给念葛,绿豆叫楼豆。
2、武汉人究竟说的是什么话?
作为我在武汉生活了68年的老武汉人,我谈点对武汉话的了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汉人是汉口为中心。而汉口是指黄埔路到汉正街一带,这一带是解放前武汉的商业文化中心。包括江汉路到汉口长春街的各国租界,武汉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市一女中,即今天的市16中。我在1954年起生活在大智门活车站附近的天声街,
先后在一元路小学,市16中,市二中读书。我只知道那时武汉人是以黄埔路以上称为汉人口,黄埔路以下为乡下,因此正宗的汉口话是黄埔路以上的。而黄埔以下因靠近黄陂,很多黄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话中融入黄陂话,被中心城区即黄埔路以上的人称为乡里话。而武昌话又与汉口话不同,我们老武汉人一听就分得出来。而汉阳话因汉阳蔡甸人多,话音带有浓重的菜甸音,
3、湖北人除了武汉外,何以都是南腔北调的一盘散沙呢?
因为整个湖北版块,被长江、汉江两条中国著名的江河如切蛋糕一样切开,加上洞庭湖又在南边分隔一下,湖北整个地域被切成了五六块。加上又是个千湖之省,地域分割又更为精细,湖北语言系统非常特殊,有湖南话,北京话,上海话(沙市一带),东北话(青山),四川话,河南话(襄阳),安徽话口音,但万万说不出什么叫湖北话。如果说武汉话代表湖北话,估计所有湖北人都会说你脑子有问题,
为什么周边省份都有统一语言,而独独没有湖北话这一个说法呢?美丽的湖泊湖北作为中国的中部省份,与其相邻的省市就有6个之多,它们分别为安徽、陕西、江西、湖南、河南及重庆市等。在湖北,最奇怪的地方就是武汉,首先武汉话是一种非常奇特的语言,一过武汉语言系统马上南辕北辙,这在中国其他省份也属罕见情况,省会城市语言居然只代表一小部分人,并不能代表湖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