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还是在读初中的我,中午要在学校吃一顿饭。一顿饭六块钱其实也不多,我觉得像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家长要配合学校,让孩子中午一顿饭在学校吃,也不知道你们家孩子现在上几年级,但是像这种情况我觉得,肯定是学校考虑到孩子在上学放学路途的安全,或者是觉得孩子在中午回家吃饭,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在路途中,所以学校统一让学生在学校吃饭,这是有一定原因的,所以希望家长尽可能的去配合。
1、你吃过最便宜的一顿饭多少钱?
随着年纪的增长,最便宜最好吃的饭,永远在记忆里。上世纪80年代,还是在读初中的我,中午要在学校吃一顿饭,学校是大锅饭,味道不怎么好,经常到街上一家卖小笼包子的店里解决午餐。5角5一笼,6个小包子还外加一碗海带丝汤,包子热气腾腾地端到你面前,香得得口水直流,汁多肉细。为了经常吃他家包子,在那个凭票供应的年代,常把家中粮票偷拿来换包子,10斤全国粮票就可以换一笼,
2、有些学校强行让学生在学校吃饭,中午一顿饭收六块钱,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一顿饭六块钱其实也不多,我觉得像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家长要配合学校,让孩子中午一顿饭在学校吃。也不知道你们家孩子现在上几年级,但是像这种情况我觉得,肯定是学校考虑到孩子在上学放学路途的安全,或者是觉得孩子在中午回家吃饭,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在路途中,所以学校统一让学生在学校吃饭,这是有一定原因的,所以希望家长尽可能的去配合,
3、70年代,一个人在国营饭店大吃一顿,需要多少钱?
作为一个70后,对于下馆子这事是记忆颇深的,因为在我小时候也就下了那么一次馆子,而且这次下馆子足以在当年的小朋友那里炫耀上好几年,毕竟70年代下馆子是件特别奢侈的事。70年代国营饭店的特点我在烹饪学校学过三年厨师,九十年代初刚毕业的时候就分配到国营饭店干过一段时间,因此对于国营饭店的经营还是比较了解的,
当年的国营饭店有这么几个特点:1.国营饭店的隶属:以前的国营饭店都是隶属于当地的商业局下属的饮服公司,员工也都是定岗定编的,因此以前的国营饭店都是比较热门的单位,并不是随便就可以进入的。2.国营饭店的员工分工明确:以前的国营饭店按照各岗位的不同,分为红案、白案和杂工,炒菜间也分为墩上和灶上的,灶上的师傅负责切配,切配多少料灶上的就炒多少,要是认识墩上的师傅主料给你多投点,那么这盘菜就要实惠很多,
3.国营饭店的菜品都要严格的把控:以前国营饭店里的菜品,对于主配料都是非常严格的,一盘鱼香肉丝里要放至少六两的肉丝,配料占多少都有严格的规定,因此绝不会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4.以前国营饭店饭菜好吃的原因:以前国营饭店掌灶的师傅都是经过严格培训上岗的,而且要经常进行培训和考级,厨师所得到的职级是跟收入挂钩的,像特级厨师还分特一、特二和特三,这在当年属于高级技师,收入是比较高的,因此当年的厨师业务都很精,而且要想从学徒到上灶需要几年的时间,不像现在短期的厨师培训班培训出来会炒几个菜就敢去小饭店掌灶,
5.当年国营饭店的经营模式:当年国营饭店的顾客都是窗口点菜开票,然后再去出菜的窗口等待叫你端菜,是很少有服务员给你端菜的,因为当年在国营饭店工作是比较牛的。当年的国营饭店也是定点上下班,到点就要关门不接待客人的,因此想要在那里喝上半天的酒是不可能的,70年代在国营饭店大吃一顿需要多少钱我第一次下馆子是在七九年跟我父亲在我们当地的一家国营饭店,当时下馆子光有钱还不够,还需要粮票的。
那次是因为去火车站送老家来的亲戚,中午十二点多路过这家饭店,我至今记得这家饭店的名字叫《和平饭店》,从门口过闻到里面饭店那特有的香味,我说什么也不走,父亲被我拗的没有办法领我进去吃了一顿,当时点了一大碟的酱牛肉,外加两大碗馄饨,酱牛肉是1.2元一盘外加一斤粮票好像,馄饨是用鸡汤做的,上面还漂浮着鸡肉丝和蛋皮丝,应该是0.6元一碗,不过一碗馄饨里面足足有十二个大馅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