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带节奏的好像忘记了91年被淹的惨状,看看不泄洪淹了多少地方。不是安徽主动决堤,你觉得河南,江苏不被淹,其五,阜阳,淮南,蚌埠都在江苏上游,如果淹了江苏,那安徽也淹的差不多了,我是山西运城的,离河南就隔了一条黄河,离郑州只有二三百公里,郑州下暴雨当天,我们这里也下了一阵大雨(相对郑州就是毛毛雨了)。
1、滁河大堤如果不爆破,王家坝如果不泄洪,安徽如果不泄洪,后果会怎么样?
这种带节奏的好像忘记了91年被淹的惨状,看看不泄洪淹了多少地方。安徽境内,一边是淮河,一边是长江,无论哪条发水,都要安徽决堤,凭什么?不是安徽主动决堤,你觉得河南,江苏不被淹?那麻烦再看一看历史,另外看一看地理,安徽境内多山,泄洪区都安排在洼地,或者沟壑之间。有地理因素阻挡,当做泄洪区不会形成大水漫灌,这是国家考虑的因素,
上下游河南江苏,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安徽由于历史原因,近两百年来一直经济不发达。这才是安徽境内多设置泄洪区的主因,大家同属一个中国,国家统筹安排,尽量减少损失,这本没啥,安徽人也没说什么。但是我不知道为何这么多人,一边奚落一边嘲弄,好像安徽这么做就是必须的,应该的。好像跟上下游的省份无关一样,如果是这样,那大家都一起不决堤,大家一起坐看洪水泛滥,谁垮谁倒霉,谁淹谁自己受。
2、为什么河南暴雨被淹,而跟河南最近的山西没事?
我是山西运城的,离河南就隔了一条黄河,离郑州只有二三百公里,郑州下暴雨当天,我们这里也下了一阵大雨(相对郑州就是毛毛雨了),首先我先说一下地理,山西的人口密集区是由四五个盆地组成的“糖葫芦”其他的都是阴山,吕梁山,太行山,中条山等山脉,这也是山西被称为“表里山河”的原因。其他的都不说,就说离河南很近的运城吧,它的南边是中条山,东边是吕梁山,西边是“一见杨过误终生”的风陵渡,当雨云和水汽从河南过来,经过中条山和太行山,还有河南西部的伏牛山,这些山会抬高水汽,和云层,发生“冷凝效应”,山西这边的雨就会被“挡回去”,所以山西这边就没有发生洪涝灾害,
3、今年河南到处都被淹了,今年玉米,花生这些会不会大涨?
提两点就明白了1.河南是粮食大省,但受灾的大部分是城市郊县,对农作物相对来说影响不是太大,注意了我是指的相对,并不是绝对,杠精们就别咬文嚼字了,2.我国的粮食储备是一般人想像不到的,我没有具体数据,但我去过某部队储备仓库,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已经对于在农村长大的我已经震撼了,现在已经不用交公粮了,能在这么多年之间一直保持粮食价格稳定,可想我们国家实力有多雄厚,自然灾害每年都会发生,这次只是一个城市内涝,对农作物的影响有限,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不会有太大影响。
4、如果王家坝不泄洪会造成哪些后果?
原因有很多,应该也是综合考量的吧!!!首先,王家坝不泄洪,自身所承受的水量也有压力,为了坝堤的安全,还是要适当放水的,毕竟坝堤的承受力也是有限的,其二,本来淮河上游水来的多,再加上淮河流域干支流水的汇入,会抬高淮河干流水位,如果超出水位,一旦决堤那河两岸都要被淹。其三,上保河南,下保苏州,只是说说罢了!!很多时候,这个洪涝治理,已经全国一盘棋了,不会是单区域作战了。
为了一些地区,牺牲另外的区域,也不是没有,其四,之所以在安徽阜阳设置一些蓄洪区,也是因为这些地区适合,处于落差大的地方。从王家坝上游到阜阳有一百多米的落差,而从阜阳到苏州只有几米的落差,所以设置在阜阳这片王家坝下游,是合适的,其五,阜阳,淮南,蚌埠都在江苏上游,如果淹了江苏,那安徽也淹的差不多了,总结来说,王家坝的泄洪,是为了淮河流域人民的共同利益,不是单单谁保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