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是元代诗人戴表元对湖州良好人居环境的赞誉,也是湖州的真实写照。湖州是“两山”重要思想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生态 的先行地,湖州是一座有着100万年人类活动史、23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江南城市。
1、浙江和江苏的陆地面积差不多,为什么感觉人口差距很大?
浙江省和江苏省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城市圈的两个重要组成省份和两翼,同时他们也都是我们国家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人均收入及社会发展指数已经进入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江苏省的陆地面积为10.72万平方公里,下辖13个地级市(含1个副省级城市),全省户籍人口数量达到了8051万。而浙江省的陆地面积为10.55万平方公里,下辖11个地级市(含2个副省级城市),全省户籍人口数量达到了5737万人,
由此可以看得出浙江省和江苏省的陆地面积大小十分接近。而且地理位置相邻的两个省份,自然气候环境也十分接近,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是两省之间的人口却相差了2300万之多。也就是说浙江省人口总量大约只占到了江苏省的71.26%,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浙江省的人口比江苏省少这么多呢?首先江苏省和浙江省的经济情况都十分优秀,各项经济指标和数据在全国都名列前茅。
而且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水平也位居全国前列,因此江苏省和浙江省之间人口数量的差距并非是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而导致的。实际上研究人口数量之间的差异性还是要从两省之间的地理环境入手,尽管两省的陆地面积和自然气候十分接近,但是两个省的自然地形面貌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江苏省是我们国家平均海拔最低的省份,同时也是我们国家平原地貌占比最高的省份之一。
江苏省境内主要处于淮河流域中下游和长江流域的下游平原地区,尤其是淮河流域河网密布,且地形十分平坦。因此江苏省是我们国家农业生产十分发达的省份,从唐宋时期以来就是国家的粮仓和赋税的重要来源地之一,而浙江省除了北部的杭嘉湖平原以外,大部分地区属于山区丘陵地貌。这些山区丘陵在古代时期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山区丘陵地貌根本不能满足水稻的生长所需,尤其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灌溉、排水需求,
而且在古代历史时期,大量的山区丘陵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同时也限制了人口的密集分布。人们散落的分布于群山丘陵之间,根本不可能像江苏省那样以村庄、城镇的方式聚集生活。因此陆地面积相近的浙江省和江苏省,才形成了不同的人口规模,浙江省的人口密度才没有像江苏省那般密度之大。但是放眼全国,地处东部沿海的浙江省也是我们国家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
2、湖州在浙江属于什么水平?
湖州是一座有着100万年人类活动史、23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江南城市。全市辖吴兴、南浔两区和德清、长兴、安吉三县,面积581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64万人,近年来,湖州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全国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幸福城市等荣誉称号,并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湖州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是沪、杭、宁三大城市的共同腹地,是连接长三角南北两翼和东中部地区的节点城市,离杭州75公里、上海130公里、南京220公里。湖州拥有全国一流的铁路、公路、内河水运中转港,宁杭高铁、商合杭高铁(在建)、宣杭铁路,G25长深(杭宁)、G50沪渝(申苏浙皖)、S12申嘉湖、S13练杭、S14杭长五条高速公路,104、318国道,以及被誉为“东方小莱茵河”的长湖申航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
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宋代便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是湖笔文化的诞生地、丝绸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的发祥地,列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就产于湖州;市郊的钱山漾文化在4000多年前开启了世界养蚕织丝史,被誉为世界丝绸之源;湖州所产的“湖丝”曾获得1851年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金奖,由此迈开了中国参与世博的第一步;茶圣陆羽在湖州完成了世界上首部茶学巨著《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