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太湖石,心中五味杂陈,有对太湖石的崇敬,有对太湖石的向往,有对太湖石的宠爱,有对太湖石的痴迷,还有曾经对太湖石的不屑一顾,对太湖石的遗憾和失望。苏州留园太湖石——冠云峰那时候的我对太湖石有很多的想不通,广西类太湖石白太湖石知道了广西的太湖石之后,我又知道了本太湖石,也就是正统的,出产于太湖流域的太湖石。
1、安阳特产有哪些?
安阳特产有:道口烧鸡、内黄花生、内黄灌肠、内黄大枣、老庙、牛肉等。道口烧鸡:道口烧鸡与符离集烧鸡、北京烤鸭、金华火腿齐名,用多种名贵中药,辅之陈年老汤,其成品烧鸡色泽鲜艳,形如元宝,口衔瑞蚨。内黄花生:内黄花生远销于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内黄花生产区是河南省出口花生质量安全示范区,内黄灌肠:内黄灌肠选用优质的猪血、猪肠、面粉为主要原料,再配以香油、五香料等配料精制而成,其美味可口,入口爽滑,软而烂,香而不腻。
2、您有没有收藏太湖石,您如何看待太湖石这种奇石?
关于太湖石,我是由一位网上结识的朋友领路,从类太湖,到本太湖,再由本太湖到彩太湖,从之前觉得其不过是园林石,难以登堂入室,到如今痴迷喜爱远超于其它石种,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对奇石由浅入深的了解认知过程,所以,谈到太湖石,心中五味杂陈,有对太湖石的崇敬,有对太湖石的向往,有对太湖石的宠爱,有对太湖石的痴迷,还有曾经对太湖石的不屑一顾,对太湖石的遗憾和失望。
其实任何一个石种都有好的石头和不好的石头,就像我们人,有好人坏人之分一样,我第一方经手的太湖石是一枚广西的类太湖石,它应该属于不好的哪类太湖石,石质粗糙稀疏,虽然有些孔洞,但满是泥土侵蚀的痕迹,刷不掉,洗不净,观之不净,观无雅意,玩之不润,便不倾心,到手几日,便被我弃之如糟粕。苏州留园太湖石——冠云峰那时候的我对太湖石有很多的想不通,
想不通,白居易为何为了这么一种石头做了那首奠定太湖石历史地位的《太湖石记》。想不通,宋徽宗为何以太湖石为主不惜倾用国力在汴京今天的开封修建万寿山艮岳,想不通,一个园林用石,何德何能传承千年,还位列传统四大名石,甚至于灵璧石不分伯仲。想不通,那些文人骚客,李德裕,刘禹锡,李勉,苏轼,陆游,米芾等等都钟爱于它呢,
直到我购入了第二方太湖石。广西类太湖墨太湖石我发现太湖石并不是粗糙的,不是不干净的,是可以赏玩的。而且越玩越筋道,越玩越痴迷,从类太湖开始,广西的太湖石是目前市场中流通最多的太湖石,有如墨石一般纯黑色,盘玩后如油墨的墨太湖石,又称墨石;有如英石一般肌理嶙峋的英太湖石;还有青白之色,多有珊瑚化石遗存的白太湖石。
广西类太湖石白太湖石知道了广西的太湖石之后,我又知道了本太湖石,也就是正统的,出产于太湖流域的太湖石,最名贵者是太湖石中的弹子窝,据说宋徽宗的《祥龙石图》中的奇石就是太湖石弹子窝,此外还有鱼鳞皮品种,路路通品种,还有黑太湖以及山太等等。本太湖路路通品种知道了本太湖之后,我又知道了南京的彩太湖石,有黄太湖,红太湖,
黄太湖根据黄度又分明黄,暗黄,鸡油黄等等;红太湖又分明红,暗红,铁锈红,奶油红等等。南京黄太湖石知道了彩太湖之后,我又知道了另外一些的类太湖,北京的房山太湖石,安徽的巢湖太湖石,还有北方辽宁本溪的太湖石,还有进口的越南太湖石,埃及戈壁太湖石等等,知道了这些太湖石的分类以后,我对太湖石才有了一个算是比较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从此对于太湖石我一发不可收拾,我购买了广西的南太湖中的白太湖,墨太湖,英太湖,也买了彩太湖中黄太湖,还有本太湖中的一些小标本。越南太湖石上手之后,对太湖石的理解才从理论走进了实际,我觉得太湖石的美在于抽象,就是古人总结的”瘦透漏皱”。远观看石头的挺拔饱满,看石头的孔洞连环布局,近看石头的肌理颜色,石头的褶皱感,颜色的没有间色的纯净感。
把玩石头的皮质,通过人不断的盘玩,原色越发油润厚重,古朴苍劲之感我觉得是所有文玩都不具备的,仙气十足的园林太湖石值此,我想通了白居易为何创作了那首《太湖石记》,宋徽宗为何要建造艮岳,那些文人骚客为何钟爱太湖石。直到我到苏州留园观赏过那座传承千年的江南三大名石之首的“冠云峰”,我真正明白了太湖石为何能位列四大奇石,与灵璧石不分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