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到题目,杭州究竟有多少人月薪过万。作为杭州土著,谈谈杭州和下属县合并的个人感受,海宁在地理位置上与杭州接壤,不仅是海宁政府有意往杭州靠拢,杭州政府也想拉上海宁,把下沙临平板块做大,因为说的是杭州阿里,来杭州阿里还有余杭区政府的额外住房补贴,一次性给完。
1、杭州月薪过万的有多少人?属于什么水平?
我只熟悉我所在的IT圈,这真不算什么,互联网公司校招的白菜价都是过万的。咱们数据说话,最近的校招是2020届毕业生,下图就是去年9月份的秋招IT行业公开的薪资待遇:因为IT行业基本都是以年薪来计算,平均下来除以12,基本都过万,注意,这只是刚刚毕业来杭州二十几岁年轻人的薪资待遇,过几年工资还会翻番的。
以杭州的阿里巴巴来举例,阿里巴巴的薪资构成一般12 1 3=16薪,年底的奖金为0-6个月薪资,90%人可以拿到3个月,因为说的是杭州阿里,来杭州阿里还有余杭区政府的额外住房补贴,一次性给完。所以第一年就能拿到的白菜价是18k*16 10w补助,后面就是打怪升级了,阿里校招一般都是p5。再回到题目,杭州究竟有多少人月薪过万?我网上找到一份2019年的腾讯理财通、腾讯金融科技智库、腾讯网企鹅智库发布的《2019国人工资报告》,仅做参考,
2、现在有一种杭州有杭州人、萧山人、余杭人和临安人的说法,这是为什么呢?
看了这个问题,有点好笑,想到一句歌词: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记得我小时候讨论的是我们下城区怎么怎么样,你们西湖区怎么怎么样,哈!作为杭州土著,谈谈杭州和下属县合并的个人感受,杭州首先合并的不是萧山,是三墩,余杭下的一个镇。当时杭州已无地可用,直观表现是市辖区内无田地了,三墩靠杭州那边发展的最好,顺势并了,无反弹,
然后是滨江区,萧山的一部分,并进来时田地为主吧,拆迁赔偿的,按当时不错,也无反弹。再下去是萧山吧,萧山的当时的地位很高,全国县级市gdp排前几位的,心高气傲,不太看得起杭州(这个和昆山和苏州关系差不多),但是大势所趋,也给并了,其实从萧山官坊、民间抵触都较大,但是10多年下来了,无论是地铁、医疗,杭州对萧山都相对倾斜,3条地铁都经萧山,浙二、儿保滨江院等等,不过本身经济厉害,除了滨江区,融入感不强。
不过可以反思下,最近几年为什么没有滨江、余杭发展快,余杭融入极快,从早期的城西,到良渚、临平,再到阿里巴巴那里叫啥?(求补知识)发展的很快。余杭对于杭州,就象鄞县对于宁波,基本就是包围,后来的富阳,临安,建区时间不长,看后面怎么发展吧,我估计还是走美丽乡村、特色小镇这条路,毕竟山区占绝大面积。想想临安天目山,居然撤县建区,这真是佩服,
3、为什么感觉杭州有很多人去海宁发展?
海宁在地理位置上与杭州接壤,不仅是海宁政府有意往杭州靠拢,杭州政府也想拉上海宁,把下沙临平板块做大。海宁在融杭桥头堡许村开展“全域提升、全面发展”行动,融入杭州,不能以镇村形态融入、以低散乱业态融入,而要以城市姿态、高质量状态融入。结合新一轮市域总规编制,全面导入杭州规划,把西部许村、长安183平方公里作为杭州第11区来规划,以许村高铁站为核心,谋划打造“杭海新城”,定位接轨沪杭科创新区、拥湾发展产业高地、深度融杭品质新城,
今后2-3年,既要破旧立新,清清爽爽融杭,今年4227亩最前沿融杭空间已经打开;更要基础设施先行、重点区块先行,加快与下沙3000亩、与余杭2200亩合作开发,形成东部市区、西部“杭海新城”2大城市区,融入杭州、接轨上海,左右逢源、珠联璧合。投资142亿元、全长48公里的杭海城际铁路盾构机始发,进入施工高潮,目前已完成投资近50亿元,2020年建成通车,与杭州地铁9号线换乘,未来还与3号线接通,鹃湖牵手西湖、潮城融入杭城,这一秒还在看潮、下个小时游在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