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双与三农同行】种粮大户不种地了,这是为什么。单靠自己硬逗硬的从种粮中赚钱是很难的,因此,现在种粮大户不愿再种地了,花费数十万购置的农机将成为废铁,若是没有粮食补贴,也坚持不下去,粮补已是种粮大户的最后支撑,基本上什么人都有,有很多人都说种粮大户有很多补贴,也有很多优惠的政策。
1、农村的种粮大户都是那些人?
基本上什么人都有,有很多人都说种粮大户有很多补贴,也有很多优惠的政策。可是在我们那边并没有享受的到,有可能这是区域的问题吧,我听说在东北地区补贴的幅度相当大,有相关的优惠政策,可是在我们那里这个真的没有,这究竟是为啥呢?主要是年轻人我们那里的种地大户,基本上都是年轻人,但是只干了两年就不干了,因为上了年纪的人,他们有相关的管理能力,也没有相关的知识,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有些事情想象这是比较简单的,但是真正做的时候,你却发现非常的作难,我们那里反正是都是年轻人,
信息阻塞当然,确实是有这样的优惠政策的,也有一些相关补贴。因为去年的时候我们隔壁有一个人包了300亩的土地,土地的价格非常便宜还不到400元/亩,可是算下来之后,他竟然赔钱了,因为我们那里的小麦去年的时候基本上减产了三成左右,干旱,高温,刚出苗的时候进行了霜冻。确实是有补贴的,但是却被我们那里的人给领了,导致现在有些问题还没有解决,
农机报销农机也确实有报销,而且报销的比例是非常大的。但是有的时候事情却并不是这么容易办成的,主要上面要有人,而且要解决一系列的难题,只有这样补贴才能落到手中。有很多人都在问赚不赚钱,如果赚钱的话我们那里的种粮大户肯定会一直坚持下去可是他们基本上都没有坚持到第三年,那说明这其中的油水并不是特别大,我不知道东北地区他们到底赚不赚钱,反正我们这里是不赚钱的,
2、种粮大户不种地了,这是为什么?
【庆双与三农同行】种粮大户不种地了,这是为什么?──赚钱难。详情请看下文,前些人,受国家政策的鼓励,将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向种植能手集中,向规模种植者集中,于是,一些种粮大户通过流转土地,实施规模种植,得到了政府的种粮补贴,也赚到了一些钱。然而,现在国家加强了种粮专项补贴资金的管理,使一些种粮大户难以像以前那样,轻松地领到政府的补贴款,
单靠自己硬逗硬的从种粮中赚钱是很难的,因此,现在种粮大户不愿再种地了。实际上,关于种粮食赚不赚钱,赚多少钱,只要通过算一下经济帐就明白了,以一个人种10亩土地的粮食,上季种水稻,下季种小麦,全年种两季计算,全部由人工操作,一个人肯定是干不完的,一般还需要再雇请一个帮手。♦大春10亩土地可收稻谷10000─12000斤,每斤价格1.10元,一共可卖11000─13000元,
除去10亩田的水费至少1000元、种子至少600元、肥料至少1500元、农药至少400元、育苗至少300元、购买农具折旧款至少300元、土地租用费2500─5000元,合计支出6600─9100元。种一季水稻一共收入了11000─13000元,减去成本支出还剩余了1900─6400元,♦小春10亩土地可收小麦8000─10000斤,每斤以1.10元计算,一共可卖9000─10000元。
除去10亩地的水费600元、种子250元、肥料1500元、农药400元、购买农具折旧款300元、土地租用费2500─5000元,合计支出5550─8050元,种一季小麦一共收入了9000─10000元,减去成本支出还剩余了950─4450元。以上两项合计收入20000─23000元,减去成本支出12150─17150元,赚了5850─7850元,
3、种粮大户建晒粮场行吗?
能否建设晒场不是种粮大户或者村委会能决定的。因为涉及到改变土地的使用用途,需要经过层级审批之后才能决定是否能建设晒场,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因为缺少粮食晾晒的场地,河南、山东等地每到收获季都会因为公路上晒粮食而上新闻的热搜,其实,这也是我国农民的无奈之举,有限的土地用来种植和开发,却没有一小块高岗、干爽、交通方便、平整的土地作为粮食晾晒的场地,的确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