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论个人财富多少,只能计算你可支配现金多少。杭州能够在东南诸省之中崛起,而不似南京那样沦为江苏中流,还被称之为“徽京”,实是因为杭州既受益于上海,同时又独成一格,这是因为杭州无论对日韩还是美洲国家,相对苏沪诸港都无距离或者市场优势可言,若非本身制造业规模发达,再加上阿里巴巴的淘宝经济加持,恐怕杭州港连这点吞吐量都没有。
1、在杭州有多少钱就算富人呢?
由于全国房价虚高,透支了民众二至三代人的可支配收入,所以不动产不能衡量一个人的真正财富。好如在杭州主城区住价值捌佰万只有100平的套房,就舒适度而言不如农村价值三十万的自建小院,真要论个人财富多少,只能计算你可支配现金多少。120万为一个界线吧(独家之言),多出进入富人阶层,少了继续努力,其实真正的财富是精神财富,身外之财,是过眼云烟,不能做金钱的奴隶。
2、杭州现在算一线城市了吗?
以杭州为省会的浙江省在经济规模达到了五万六千多亿人民币,再加上杭州城内还有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存在,智慧城市更是建设的如火如荼,几乎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这座城市迟早有一日能够跻身为一线城市,但事实上,凭着东南殊胜形势而崛起的杭州,也同样因为这殊胜地势永远也只能成为强二线城市。北有上海、苏州截其伸张之势,而南有泉福阻其南延之劲,
杭州能够在东南诸省之中崛起,而不似南京那样沦为江苏中流,还被称之为“徽京”,实是因为杭州既受益于上海,同时又独成一格。从地缘上来看,杭州距离上海的距离不似南京那样太远,又不似嘉兴、湖州那样太近,二百公里不到的车程乘坐沪杭线一个小时就能抵达,这就使得杭州既可以凭借距离抵抗来自上海的虹吸效应,同时又能使当地制造业能在对沪交易上,具备物流成本优势,继而提高竞争力。
不过这也就意味着从杭州北去到上海的浙省诸县市势必难以在经济上跟省会形成紧密关系,而在事实上嘉湖地区一直以来也都被上海视作后花园,是泛沪都市圈的一环,对于杭州而言,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的嘉湖二城既然难为己有,浙西浙南又多是山丘之地,事实上杭州在省内能够依靠形成共振经济圈的只有宁波一城——温州本身的意义并不大,重大是温州人带来的资本,而台州又太远。
由此可见,杭州本就输上海一筹,而宁波单比嘉湖二城都有优势,但若后二者合璧加上苏州,则又远不能匹敌,相较于上海坐拥广阔且中国最为富庶的十一省市经济腹地(含上海),囊括GDP高达38万亿人民币,辐射人口达数亿之多,杭州在此面前无疑黯然失色。如果杭州能够囊括与辐射的经济规模跟人口能有上海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都有可能成为第五座一线城市,至少与深圳并驾齐驱,
但可惜的是,钱塘江太短,仅仅只能联系浙江、江西二省而已,而且钱塘江下游与太湖交错的精华地带嘉湖苏等城还被上海囊括,杭州难以染指。而如今杭州港的前途更可谓挫折,作为煌煌名城,杭州港2017年吞吐量才一亿吨,而上海港的规模是其七倍有余,就连江苏的地市级口岸连云港都在2017年达到了1.5亿吨,这是因为杭州无论对日韩还是美洲国家,相对苏沪诸港都无距离或者市场优势可言,若非本身制造业规模发达,再加上阿里巴巴的淘宝经济加持,恐怕杭州港连这点吞吐量都没有。
而南下也并不容乐观,中国大陆对东南亚以及欧亚国家的线路几乎都被省港深垄断,而在对台贸易上,福建泉州距离优势之大,再加台湾市场规模有限,泉州可谓揽尽机遇,所以杭州虽然有海港,具备在全球化经济下成为“超级都会”的必要条件,但由于区位不够良好,这一条件其实很难充分发挥。所以对于杭州而言,可谓成也长三角,败也长三江,凭借着钱塘江跟杭州湾能成为领袖浙江诸城的领袖,可在无论经济腹地、交通区位、人口规模都稍减一筹的情况下,杭州真的很难成为一线城市,
3、在杭州,怎么样才算生活比较富裕,实现小康生活?
自己住一套120平米以上的房子,另外有两套房子用于出租,每个月收入15000,存款500万,体制内工作,家里人手一辆汽车,全家身体健康,一年有假期旅游一两次,平时炒炒股,搓搓麻将,唱唱歌,下下馆子,网上聊聊天,看看电影,每天跑跑步或者散散步,每个月爬一次山,孩子学习优良,夫妻关系和睦,达到这些条件你在杭州就可以算小康水平了,不过谈不上富裕,因为你毕竟在国外没有房产,没有自己开公司,存款没有达到9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