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列巴大面包,又叫大列巴(列巴是俄语面包的音译),由俄罗斯传来,现为哈尔滨一绝。特点介绍大列巴大列巴是秋林食品公司的创始人、俄罗斯商人伊万·亚阔洛维奇·秋林引进前店后厂的模式生产的,已经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秋林“大列巴”每天限量生产160个,在哈尔滨经常见到排队购物的就是“里道斯”红肠和“大列巴”面包。
1、哈尔滨的“大列巴”那么硬,真的好吃吗?
大列巴不怎么吃的惯,我非常爱吃沙一克,这面包外表那是真硬啊,比大列巴硬多了,表皮烤的跟石头一样,里面很松软,里面吃着有种酒花的香味,而面包皮有股烘烤的焦香味。平常都是跟红肠还有格瓦斯搭配着吃,吃这类俄式面包,都注重味道的本身,我都是手撕直接放嘴里咀嚼,越嚼越香,不要沾调料酱,觉得口干喝点格瓦斯,在咬口红肠,这就是我江边野餐的必备套餐。
2、俄罗斯大列巴好吃吗,其口感如何?
说起大列巴,想起了美好的大学时光,第一次吃大列巴是大学一年级,十几年前了,那会宿舍有个哈尔滨绥芬河的姑娘,家就在中俄边境不远,给大家尝个新鲜,家里给寄了个纯正俄罗斯大列巴到宿舍,拆看一看,跟面盆大小差不多,直径可达1尺,和半个篮球差不多大小,外壳硬硬的。再一尝,酸酸涩涩的,像是没有发酵好的馒头,每人尝了一口就放下了,
后来听说邮费比列巴还贵,大概一百多,我们又努力的尝试了一下,然后又默默的放下了,真心无法领略它的美[捂脸][捂脸]。后来陆续又尝试过几次改良版的列巴,味道稍微好一点,随着对俄罗斯文化了解的加深,再吃时体味到其味道是甜中有酸,外焦里软,吃的时候要切片就着黄油、苏波汤才有味道。大列巴是以面粉、酒花、食盐为主要原料,
俄罗斯传统的加工方法是以酒花酵母发酵好的面团,加入适量的盐,放在很大的立式烤炉里用东北森林里的椴木或桦木等硬杂木烤制。酥脆暄软,咸味可口,烤制好的大面包,夏季可存放一周,冬季可存放一个月左右。这是俄罗斯人日常食用的一种食品,了解其也文化,品尝起来别有一番滋味,时间转眼过去好久了,说起大列巴,又想起了美好的大学时光,除了列巴,还有很多有关美食的记忆,单纯美好,光吃不胖[偷笑][偷笑]。
3、哈尔滨秋林出品的大面包叫大列巴但是太硬了,你知道怎么吃吗?
大列巴大面包,又叫大列巴(列巴是俄语面包的音译),由俄罗斯传来,现为哈尔滨一绝,这种大面包为圆形,有五斤重,味道具有传统的欧洲风味。大列巴是哈尔滨特产,大列巴之名,体现了中西文化之融合,“列巴”是俄罗斯语“面包”,因为个大,所以前面冠以中文的“大”字。作家秦牧当年来哈尔滨有句“面包像锅盖”的比喻,说的就是秋林大列巴面包,
它的标准直径在23-26厘米之间,厚度也在16厘米以上,面包净重有2公斤,它的膨松程度比一般的面包要厚重些。拎在手里沉甸甸的,所以一般从哈尔滨带这特产礼物送人可是礼重情义更重的,特点介绍大列巴大列巴是秋林食品公司的创始人、俄罗斯商人伊万·亚阔洛维奇·秋林引进前店后厂的模式生产的,已经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秋林“大列巴”每天限量生产160个,在哈尔滨经常见到排队购物的就是“里道斯”红肠和“大列巴”面包。
“大列巴”的包装以前是白屉布的口袋,现在是无纺布上印着俄罗斯风情的花纹图案,大列巴面包经过三次发酵工艺生产、加之啤酒花、以特有的椴木、柞木等硬杂烘烤出来的外皮硬且艮,内芯软松。大列巴面包有面香、酒香、盐香、果木香、乳酸香,大列巴面包的特点就是保鲜时间长,在哈尔滨没有哪种食品像秋林的“大列巴”一样名扬中外,也没有哪种食品像“大列巴”一样能够历经百年仍旧满城飘香。
“大列巴”对于哈尔滨这个城市来讲早已超越了食品的概念,它是一种象征,一种文化,更是这个城市历史的见证和承载,制作方法原大列巴料:白面粉全麦粉鲜酵母精盐植物油鸡蛋。操作:1、两种面粉加盐混拌均匀,2、鲜酵母用温热水化开,掺入面粉充分揉匀成面团,用湿布盖住,置温暖处发酵1/2-1小时至体积增倍,3、取出面团、置面板上,轻揉约5分钟,作面包生坯,摆于烤盘上(烤盘要涂油防粘或垫一层烤纸),再发酵约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