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绍一下正省级干部的有关情况。介绍一下副省级干部的有关情况,部分央企(约72家)的负责人也相当于副省级干部,正常而言,一个省的副省级干部至少30余位,一个省的正省级干部只有3位,副省级干部大概40位左右,有些省份略多一些,个别省份会少一些。
1、一个省有多少位省级干部?
目前,一个省的正省级干部只有3位,副省级干部大概40位左右,有些省份略多一些,个别省份会少一些。首先,介绍一下正省级干部的有关情况,一个省有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这四套班子,为什么说只有三位正省级干部呢?原因很简单,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人大常委会主任一般都是由书记兼任的。至于四个直辖市和广东,人大常委会主任虽然是单设的,但也只有三位正省级干部,
比较特殊的是新疆和西藏,前者有4位,全国唯一;后者可以配备4位,但目前也只有3位正省级干部。然后,介绍一下副省级干部的有关情况,第一,省级党委班子一般是13人,除去一把手、二把手和戎装常委外,还有10位副省级干部,包括1位副书记和9位常委。第二,省级人大常委会一般有6-8位副主任,第三,省级政府中,除了进入党委班子的一把手、二把手(常务)外,一般还有7位副职。
第四,省级政协一般有8-10位副职,第五,省高院、省检察院共有2位。因此,正常而言,一个省的副省级干部至少30余位,除此之外,以下干部也是副省级,但并不是每个省都有。一、15个副省级城市的市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副省级城市的书记都由省委常委兼任,不再重复计算。因此,辽宁、山东、浙江、广东要多6位副省级干部,另有7个省份要多3位副省级干部,
二、31所中管高校的书记、校长。31所中管高校分布在15个省、直辖市,北京7所,上海和陕西3所,天津、湖北、江苏2所,其余省份都是1所,两位正职也是明确的副省级干部,三、其他副省级干部。这里主要是指中央设在地方的机构,例如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上交所、深交所等单位的一把手都是副省级,另外,部分央企(约72家)的负责人也相当于副省级干部。
2、安徽亳州的城市发展怎么样?
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安徽省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五市纳入规划范围,经省政府批准,省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了《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省实施方案》,将纳入规划五市打造成中原城市群的重要支撑轴带、新发展理念的先行示范区,推动皖北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十三五”经济增速保持在8.5%以上根据方案,我省计划到2020年,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陆续建成,与中原地区及沪苏浙地区畅通对接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内陆双向开放合作格局加速构建,纳入规划五市“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0%以上,
到2025年,我省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全面形成,人口与经济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大幅跃升。看完数据,我们再看一些规划内的“大动作”吧,看看咱亳州是如何定位的!↓↓↓强势打造皖北城市群根据规划,我省将支持蚌淮(南)、宿淮(北)城市组群建设,强化阜阳、亳州都市区建设,推进合蚌淮城镇带、沿淮城镇带、淮阜亳城镇带建设,引导促进各城市之间统筹协调发展,形成皖北城市群,
亳州支持亳州市建设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优先解决城市供水等关键性问题,做大做强现代中药、文化旅游、中医药健康养生、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等产业,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打造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蚌埠、阜阳支持蚌埠、阜阳市打造中原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将蚌埠打造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科技成果交易转化中心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将阜阳打造成现代医药产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增强引领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