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习惯是很多的,一年365天,不到的季节也会展现出不同的风俗习惯。过去农村许多的风俗习惯的形成,是跟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生产力发展落后有关,这指的是过去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已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已遂渐被忘却了,过去的人们靠天吃饭,北方又多遇旱年,望着田里半枯的禾苗,农民心里急呀,过去以小农经济为主,抗自然灾害能力又差,人们只能寄托于所谓的神的帮助,因而过去的农民常到龙王庙烧香求雨。
谢谢邀约。我不是广东人,但我去过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湛江、潮州,有什么习俗还真不清楚,但知道春节逛花市,有件事,印象特别深刻,那是十多年前了,出差审计最后一站是广州,正赶上春节前,晚上的火车票回家,趁着白天有时间,去当地同事家看看,他的儿子刚出生没几天,体质差,夜晚哭闹不止,我就说:“我们东北过年长辈都给小孩压岁钱,我提前给压岁钱,正好给孩子压惊(压岁原意),寓意“长命百岁”。
”一家人高兴致谢,非要带我去逛花市,说过几日花市更热闹,从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了,春节逛花市是广州传统习俗,给孩子压岁钱后,同事说,你们那习俗好神奇,孩子晚上再也不哭闹了。我大喜说,吉祥,好事,祝福啦!我也明白,出于感谢而已,但这件事也真的让我记住了逛花市,今天,邀请回答问题,还真难住我了,虽然去广东很多地方,还真不知道各地习俗。
2、你们家乡都有什么特别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习惯是很多的,一年365天,不到的季节也会展现出不同的风俗习惯,现正值夏天,那就说说我家乡夏日之季的风俗习惯吧。当然,这指的是过去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已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已遂渐被忘却了,(一)过庙会。人们会问夏天烈日炎炎,又值农耕大忙的季节,这过得那门子庙会呀,这样的说法,还是不了解过去农村生活实际的结果,这过庙会其实就与农耕生产有关,
初夏,麦子熟了,在开镰之际,农民需购置收麦用的农机,如镰刀、绳、木锹、簸萁、扁担、粮袋等,而购买这些农具,在过去的农村有个习惯,都会去庙会上购买。夏初过庙会在当时有两个意思,一是麦子熟了的季节,天又易下雨,如果遇到连阴雨,会将麦子烂了,所以人们开庙会烧香上纸,以祈祷老天爷赐福,保佑丰产丰收:二是更主要的是为通过庙会,提供农具交易的平台,购置些农具,
(二)唱大戏,听说书。收割了麦子,完成了抢收抢打,又种上了三秋作物,就到了三伏天了,虽然此时农活也还很多,但相对来说少了些,此时村里的人们会请戏班子唱戏,而民间艺人如说书的,也开始走街串巷。每当夜幕降临时,人们会到戏台前或村里的空闲地看戏或听说书,辛苦了一天的人们,即纳了凉也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三)到龙王庙里上香求雨。
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蕉,过去的人们靠天吃饭,北方又多遇旱年,望着田里半枯的禾苗,农民心里急呀,过去以小农经济为主,抗自然灾害能力又差,人们只能寄托于所谓的神的帮助,因而过去的农民常到龙王庙烧香求雨。这是在科技水平不发达年代的现象,属迷信活动,过去农村许多的风俗习惯的形成,是跟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生产力发展落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