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9月19日,一份“同意河南省省会迁址”的复函,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下达河南省所属的中南军政委员会。洛阳、开封成不了省会的原因我国省会确定的时间大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建国初期就确定了一批;第二、上世纪50-60年代迁移了一批,主要是河南省会和河北省会;无论是一早就确立的还是后期迁移的省会确定的重要因素个人觉得有几点。
1、河南的省会为什么会在郑州?
省会确定是综合考虑一一.像河南、东开封,西洛陽、北新乡、南漯河、都不如郑州区位适宜。交通陇海、京广枢纽站丨,相比河南各县、市到郑州交通快捷方便。郑州正处黄河南边地理开阔建设有利、像亚州最大百余条轨道编组站非郑州莫属,加上郑州新建省会城市更利规划建设、综合以上多种因素、河南省会设郑州是科学选择。(也带动和新建大专院校给郑州利好),
2、洛阳和开封在古都历史方面都不输郑州,为什么它们都没能成为河南省的省会?
感谢邀请,之前已经回答过类似问题,洛阳和开封虽然在历史上都历朝为都城,但是阴差阳错错失省会位置。借此机会简单跟大家分享下我的观察,洛阳、开封成不了省会的原因我国省会确定的时间大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建国初期就确定了一批;第二、上世纪50-60年代迁移了一批,主要是河南省会和河北省会;无论是一早就确立的还是后期迁移的省会确定的重要因素个人觉得有几点:第一、基础不能太差(至少是工业基础和商业基础较好);第二、交通必须便利;第三、经济辐射面积得足够;那么我们简单分析为什么开封和洛阳落选。
开封省会迁移主流说法有三个:第一、交通无优势,在宋朝及以前时期尚可利用水路(也就是汴河)联通南北,但是随着黄河多次改道,导致汴河日渐淤没,交通优势荡然无存;第二、黄河水患,要知道在上世纪50-60年代尚未有处理黄河水患的确切办法(小浪底也是在2001年投入使用),黄河水患就是定时炸弹;第三、处于豫东地区,对于整个河南的经济辐射力不足;洛阳与省会失之交臂的原因第一、交通不便,
虽然说当时洛阳的交通条件尚可,但是与早在清朝时期就是甲等火车站的郑州(建国初期全国火车站数量都是寥寥)相比,还是差的远。第二、洛阳在上世纪50年代城市的经济、建设情况并不比郑州好多少(甚至不如郑州),查阅资料发现,郑州在1948年解放初期就已经成为了省辖市,洛阳则是到了1954年才成省辖市,而1953年郑州已经成为河南省经济中心;第三、洛阳的特殊使命。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当时洛阳是作为陪都的备选城市之一,我们不得考证,不过洛阳的军事科研单位不少这是事实,历史已经铸成,谋求自身发展才是王道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呼吁历史资源发达的城市要学会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直沉浸与老祖宗留下的荣誉里面不自拔,是最不负责任的,因为我国上下5000多年的历史,最不缺的就是有历史底蕴的城市,
3、河南省哪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最好?
既然说城市,就从17个省辖市选吧,济源就免谈了。然后说地理条件,包括三个因素即气候条件、自然资源和人文地理,气候上,黄河以北偏冷,冬天要用取暖设备才能过冬,降雨偏少,因此,河南北部城市就排除了。资源上,豫东的大平原,包括漯河,无山无矿,就是个大粮仓,也排除了,人文上,豫西的平顶山、南阳不在交通主干道上,人员流动、人才引进严重吃亏,显然排不到前面。
驻马店从信阳分出后,一直没有形成良好的定位,人文上也可以排除,这样算来,就京广线上的郑州、许昌、信阳,陇海线上的洛阳、开封、三门峡了。首先,郑州无疑是老大,省会城市,人口、资源、区位都是首屈一指,如果再选一个,应该是许昌,洛阳尽管现在各项数据还排在前面,但早就在走下坡路,反而许昌近些年蒸蒸日上。三门峡处在陕县之內,严格来说就不算个城市,地理上处于黄土高原,城市框架也发展不开,
4、郑州哪一年开始做河南省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