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医生谈骨论筋痛风、风湿和类风湿的区别大家都听说过痛风、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认为它们都会引起关节疼痛,但是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痛风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的一组疾病,许多人常将类风湿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混同为一个疾病,称强直性脊柱炎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轴型或类风湿脊柱炎,这是完全错误的概念。
1、怎样分清痛风、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炎?
刘医生谈骨论筋痛风、风湿和类风湿的区别大家都听说过痛风、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认为它们都会引起关节疼痛,但是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其实在医学上风湿病是一个总称,这两种疾病就属于它,它包括很多疾病,只要是关节、关节周围、肌肉、骨的慢性疼痛都叫风湿病。而大家说的风湿性关节炎是比较狭义的说法,下面说一下它们的区别。
痛风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的一组疾病,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肾结石和尿路结石,严重的出现关节残疾和肾衰。它的主要指标是尿酸升高,一、病因1.尿酸生成增多。2.尿酸排泄减少,3.因为肾病和骨质增生性疾病等其他疾病引起尿酸增高。二、症状1.突然疼痛,
夜晚突然出现下肢远端单一关节疼痛。2.发热,疼痛部位皮温高。3.痛风石形成,4.高尿酸血症。5.病变关节皮肤瘙痒和脱皮,6.关节破坏。7.肾脏和泌尿系统受损,三、治疗首先要明白痛风是不能根治的,只能改善症状。预防发生,1.急性期卧床休息,抬高患肢。2.应用药物,如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
3.慢性期可用苯溴马隆,别嘌醇等,4.戒酒,避免吃高嘌呤食物。5.多喝水,6.适当体育锻炼。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累积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为对称性多个周围性关节的慢性炎症。一、病因目前原因不明,可能与下面几项有关系。1.自身免疫因素,2.遗传因素。3.感染因素,4.还可能与精神因素,体质好坏,天气变化等有关系。
二、症状1.关节肿胀和疼痛,2.多个关节病变呈对称性。手关节为首发部位,3.早晨起来关节僵硬,活动一段时间后可缓解。4.关结婚动受限和畸形,5.可有发热,类风湿性结节,心脏、肺和肾脏病变。三、治疗1.发病时应休息,理疗、外用药等辅助治疗,2.药物治疗,包括青霉素,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激素等。
3.手术治疗,切除病变滑膜。风湿性关节炎与风湿热有关,系是一种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表现为关节和肌肉对称性游走性酸胀疼痛,好发与年轻人,好发部位为膝、肘等大关节。一、病因与人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二、症状1.关节游走性、对称性疼痛,可伴有红肿热痛。2.肌肉不适,全身乏力,3.不规则发热。4.皮下结节,环形红斑,
2、强直和类风湿的区别是什么?
感谢问答的邀请。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罹患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脊柱炎的人,他们每天都得忍受来自关节部位的痛苦,许多人常将类风湿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混同为一个疾病,称强直性脊柱炎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轴型或类风湿脊柱炎,这是完全错误的概念。强直性脊柱炎(简称“强直”)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虽然都是由于免疫系统紊乱致自身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疾病,发病率高,可出现全身多系统临床表现,但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
强直性脊柱是一种以附着点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好发于20-30岁青壮年,其确切病因,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由感染、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最终致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骶髂关节及脊柱炎症,受累关节出现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甚至出现弯腰驼背无法直立行走,当累及周围关节时多以非对称性下肢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等)为主,极少累及手关节;实验室检查外周血主要为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B27(HLA-B27)呈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