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属于今河南南阳还是湖北襄阳。最后是目前襄阳经济完胜南阳,襄阳人自我存在感很强,自然看不起南阳,更不会屈尊受南阳管辖,综上可知,“隆中”一地就在今襄阳城西不远处,在三国时期,此地确实属于南阳郡之范围,东晋史学家写的《汉晋春秋》说诸葛亮家在南阳的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这里叫隆中。
1、诸葛亮的躬耕地究竟在哪里,是湖北襄阳还是河南南阳?
我的回答:是湖北省襄阳。我的分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并且唐代刘禹锡写的《陋室铭》中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东晋史学家写的《汉晋春秋》说诸葛亮家在南阳的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这里叫隆中。也就是在东汉末年这个地方归属南阳郡管辖,后来经过历史的演变和行政区划的划分,这个位置属于湖北省襄阳,
并且诸葛亮在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之后,在草庐中给刘备分析当前社会形势,还有规划出三国鼎立局面,提出了《隆中对》。诸葛亮的亲朋好友和人际关系网大部分都是在襄阳,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自己躬耕于南阳,是因为南阳出现过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诸葛亮希望蜀国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刘秀的基业,兴复汉室,所以我认为诸葛亮躬耕之地是湖北襄阳。
2、襄阳会划归河南,和南阳合并吗?
目前这种可能性不大,相反的如果按中国重新的去掉地级行政区按五十多个新的行政区划的话,甚至南阳可能还会归襄阳管,南阳襄阳及周边的十堰商洛都属中原片区语系,在生活习性上有所相近。但因分属三省管辖,目前的向心力不齐,而且除了襄阳目前经济在湖北排名第二外,其它地市都较落后,在各省的话语权很小,处于边缘地带,单就襄阳南阳而言,尽管俩地有部分相近,但襄阳身为湖北老二,一直以南方人自居,从心理上己把自己归为了南方体系,当然也不愿意归为北方的南阳管辖。
同时做为湖北的重点发展城市,湖北也是举全省力量对襄阳进行了倾斜,湖北也不会放手把辛苦发展的城市划给河南,最后是目前襄阳经济完胜南阳,襄阳人自我存在感很强,自然看不起南阳,更不会屈尊受南阳管辖。南阳近几年发展势头也不错,人口红利远远超过襄阳,这是南阳的优势,发展順利的话,超过襄阳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当然,如果国家强令划分,那襄阳归南阳管也是可能的。
3、“隆中”到底是今河南南阳还是湖北襄阳?
如果不是诸葛孔明,世上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隆中这个地名,诸葛亮画像(清代南薰殿本)惠剑摹绘之所以有题上的疑问:到底属于今河南南阳还是湖北襄阳?其实涉及到古今以来行政区划的变迁。悠悠三国往事,一转眼已过去近两千年,两千年的历史变迁是很巨大的,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隆中这个地方在两千年时间里,也经历了多次政区归属的变化。
隆中之地,作为诸葛亮躬耕过的地方,具体位置当是不难确定,就是位于今天襄阳市西边约二十里的西山中,今天的隆中属于襄阳无疑。但在历史上并不是今天这样,东汉的荆州,下辖八郡,江北四郡:1、南阳,治所为宛(今河南省南阳市)。2、章陵,治所为章陵,3、南郡,治所为江陵。4、江夏,治所为西陵,江南四郡:1、武陵。
2、长沙,3、桂阳。4、零陵,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景元三年(262年)政区图。诸葛亮躬耕时期的隆中,依然属于荆州范围,但是更具体一点,是荆州下辖的江北四郡中,南阳郡下的邓县,(在上图中红色圈内有隆中之地名,可知其地属东北的邓县。古地名为墨色,今地名为朱色)因此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个说法是没错的,
如果说躬耕于荆州,荆州的底盘太大,具体在哪里还是不好确定。如果说躬耕于邓县,邓县地名太小,恐不为人知,而躬耕于南阳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考虑,就是南阳在东汉的历史地位,汉光武帝刘秀,兴复汉室,“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就是从南阳起兵的。因此南阳东汉时期号称“帝乡”,在东汉一朝可谓盛名仅次于洛阳“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