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规划建设“四个襄阳”,现在建设的怎么样了。郑(州)万(州)、福(州)银(川)、呼(和浩特)南(宁)高铁在襄阳交汇,货运铁路蒙华铁路经过襄阳,客货共线的襄渝铁路、焦枝铁路也在襄阳交汇,襄阳将成为铁路客货运的重要枢纽,高速公路网已经基本形成;在产业方面,襄阳是襄十随汽车大走廊的重要承载城市;在科教方面,是襄阳的短板,但是现在已经在引进武汉的一些高校的分校进驻襄阳,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已经开建、武汉理工大学襄阳示范区已经选定校址;在城市建设方面,津东新区的建设拉开了襄阳的城市框架,打开了城市的发展空间。
1、襄阳市规划建设“四个襄阳”,现在建设的怎么样了?
襄阳市规划建设“四个襄阳”,现在建设的怎么样了?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四个襄阳”是指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和绿色襄阳,通常简称为“四个襄阳”,系湖北省地方发展战略。据了解,“四个襄阳”是由湖北省在“武汉独大,湖北不能大;武汉独强,湖北不能强”的发展理念下,为襄阳量身定做的战略发展定位,资料来源于“中新网”,相信媒体都此单位并不陌生,它是国家新闻门户网站,所刊发内容审核极其严格,有着绝对的权威。
“四个襄阳”是湖北省重要的区域跨越式发展和科学发展之战略定位,是此前一段时期内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目标,当下的主战略发展定位是“一极两中心”,标志着“四个襄阳”战略发展目标取得成功,以“绿色襄阳”为例,襄阳已收获国家授予的崇高荣誉表彰,亦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以南漳、保康、老河口等地主打的“中国有机谷”也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中心城区内开凿多条人工河流促进生态平衡。
再以“产业襄阳”为例,今年有关机构发布“2018年中国城市产业竞争力100强排行榜”,襄阳成为中部六省名列第二位的非省会城市,位居两湖及汉江流域地级市首位,这是对襄阳产业实力的认可和表彰,襄阳是国家层面确认的“跨省域”中心城市暨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也是湖北省明确支持发展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在长江经济带所扮演的角色是绿色增长级,巩固“一极两中心”地位是本市未来的主要工作内容。
诚圣卞和(数次献玉被刑罚,因诚意最终得以昭雪)、兵圣伍子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典型)、帝圣刘秀(被现世圣称为明主的皇帝,仁慈厚德品行值得点赞)、智圣诸葛亮(国人皆知)、佛父道安(比诸葛亮在襄阳的十年时间还长五年)、巾帼圣母韩夫人(史上少见的女性爱国者)都是“文化襄阳”的代表人物和历史之一,这些都是“文化襄阳”的底蕴所在,
2、襄阳城市规划怎么样?
襄阳市是湖北省直辖市,襄阳大都市区中心城市。本轮规划以科学的发展观对城市发展作出深入分析,帮助襄阳建立了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针对襄阳历史文化名城的特殊性,对城市环境治理、城市容量、发展目标提出了具体对策和计划;从生态城市和城市设计角度构筑城市生态环境框架,建立了城市风貌特色体系,该项目荣获建设部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
项目影响在大量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城市资源禀赋、结构特点和未来城市在区域的功能作用,首次系统的构建襄阳未来大城市结构框架,并延续发展至今;同时结合城市山、水和历史名城特色,创新性运用生态理念,提出“山水融城、生态绿心、五城环洲”城市结构,该规划理念也一直影响城市的发展,作为省城规院较为典型规划成果,基本奠定那个年代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全国中小城市总体规划中领先地位。
3、武汉、宜昌、襄阳的区域定位和未来前景是怎样的?
回答这个问题,容易引起地域之间的口水战,但是我还是想谈一谈我自己的看法,湖北东西长,南北窄,而湖北省的省会武汉市比较偏东,因此武汉市在阔步发展的同时,总是受到吸血全身的诟病,很难全面带动湖北省共同发展。摊开湖北地图就会发现,武汉、襄阳、宜昌三个城市直线距离基本都在300km左右,再以这三个城市为圆心,以300㎞为半径,基本可以覆盖湖北全省,
2003年,湖北省提出“一主两副”的发展战略,希望分别以武汉为省域中心,襄阳、宜昌为副省域中心,全面辐射带动全湖北省的发展。从湖北省提出实施该发展战略到现在,三个城市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武汉GDP图片16000亿,襄阳宜昌的GDP也都超过4000亿,那下面就来具体谈一下三个城市的区域定位和未来前景,武汉,副省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全国交通枢纽,文教卫资源非常丰富,城市定位一目了然,全部都是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