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湖北人,也是一个在长江新城买了房的人,来谈谈对武汉和长江新城发展的看法。不是,可以肯定的是长江新城不是武汉的未来,长江新城位于谌家矶,武湖,隔江与青山相对,“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武汉为什么需要这样一座新城,怎样规划和建设长江新城。
1、长江新城发展如何?
作为一个湖北人,也是一个在长江新城买了房的人,来谈谈对武汉和长江新城发展的看法。从新城选址公布时的兴奋到现在的云淡风轻,不期待,也不失望,个人是不太看好新城发展前景的,首先,提出新城建设的那个人已经走了,新的替代者已经到位,按照他们的惯例,每个人都会提出自己一套新的发展理念,前任留下的东西能保留几分有待商榷,毕竟做不好没有过错,做好了好像也也没多大功劳。
其次,新城选址的核心区是汉口和黄陂交界的地方,每个区肯定都想自己走得更快,能不能协调一致的发展,落实规划,也要打一个问号,最后,就是目前整个武汉的大环境,需要发展的地方太多了,能投入多少经历去发展一个新区,而且是没什么底子的新区也是一个问题,总结就是两个字,凉凉。再说说武汉,一个又爱又恨的地方,爱的是她相当于是我的第二故乡,恨的是怒其不争,
堂堂大武汉,华中之心,九省通衢,近现代中国工业和商业的先驱者,坐拥百万高材生,竟然还发展不起来,被人冠希以大县城,如果不是因为满城挖是作为一个武汉人,有一腔热血顶住压力做了一些事,虽然有争议,但确实给武汉带来了发展,简直不敢想象会落后多少,陈的到来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也做了实事,可惜时间太短。武汉如果想要发展,首先要改变落后的城市面貌,毕竟第一映像就是通过眼睛,但是目前看来这是个比较艰巨的任务,旧城改造虽然多,但大多数都是以房地产为主,还缺乏统一规划,各干各的盘子,感觉凌乱不堪,如果还是这样,改造好了,也就是楼新一点,高一点而已,没什么特色,
其次,就是人才,人才还是人才,一百来万的大学生啊,可是毕业都跑去北上广深了,我在深圳工作,是个小公司的部门负责人,一个星期竟然就面试了三个从武汉毕业的应届生,可以想象一下武汉的大学生留下的没多少,就是留下的,过不了多久也会流失,因为武汉的消费高,工资太他妈的低了,如果上面不采取政策留人,企业不开放思想提升工资竞争力,高端人才都分流了或者被其他城市抢走了,还谈什么发展,人才是第一发展力啊。
2、武汉发展的怎么样?
武汉现在正在加快速度发展,加上此次军运会使武汉在全球也大受瞩目,各地也在陆续征收房屋拆除老破小和城中村,建设更多的优质住宅区,交通方面已经有多条地铁线路同时开工,等过几年全部开通后各区的交通也更加便利,天河机场T4航站楼也要开建,商圈也是越建越多,现在到处施工修建随处可见,等过几年全部建设完毕后那武汉的地位可以朝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靠拢,因为武汉每天不一样[赞][赞][赞]。
3、武汉长江新城是什么定位?
这关于长江新城的定位问题除了武汉市政府规划部门说得清楚并有权威性以外,其他的回答我觉得都只是各抒己见,如果你对此有规划方面的高见,尽管畅所欲言,说得在理,官方兴许还会采纳。但如果你是大量搬运官方的数据和资料,真还没啥意思,所以官方数据这里就不说了。十天前,亲自去长江新城的规划核心地区谌家叽~武湖探访,并作了航拍,在我的头条号上发表了文章,都是亲眼所见,
以前觉得这个区域离武汉老城区太远,走过之后,感觉实际上并不是“遥不可及”,地铁阳逻线开通后,贯穿整个长江新城腹地,从后湖大道站到武湖不过四十分钟左右,非常方便。从版图上来看,长江新城实际上与青山区的武钢、石化公司隔江相望,江中间是天兴洲,通过天兴洲长江大桥,青山区和长江新城迅速互通直达,长江新城的上下游两个端点,是二七长江大桥和阳逻长江大桥,交通格局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