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荆州交通特别发达,万吨巨轮直达荆州。亦或者是荆州内涵丰富,我认为荆州该主动走出去招商引资,打击本地不良作风,扭转风尖浪口形势,建设荆州光明未来,沪汉蓉高铁贯穿荆州,新建的蒙华铁路在荆州和沪汉蓉高铁交汇,刘备立刘琦为荆州牧(刘备自己实际掌控),火速吞并了荆州南部的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个郡。
1、你觉得荆州怎么样?
单从感官上觉得现在的荆州-不值!作为九州之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经过了几千年的熏陶,本应该成为二线城市。如今却是GDP不到2000亿的城市,有人说荆州是因为分洪区的缘故才没能大力发展经济,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七百万人民群众岂不是整天生活在“长江水池子”里,这是非常不安全的事情,难道上级不知道么?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的是分洪区,那荆州是怎么做到湖北第四大城市的?带着浑身疼痛的身体居然还能领先湖北省普通地州,难道这是奇葩?亦或者是荆州内涵丰富,我认为荆州该主动走出去招商引资,打击本地不良作风,扭转风尖浪口形势,建设荆州光明未来!。
2、刘备对荆州势在必得,后来又为何愿意与孙权瓜分荆州?
湘水划界,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刘备不敢两面作战,腹背受敌,虽然有点啰嗦,但这事情还是要追根溯源,从“借荆州”事件(更准确说是借南郡)来说起。赤壁之战前,荆州一共七个郡,都属于刘表统辖,曹操南征荆州,刘表正好身故,少子刘琮接任,长子刘琦被排挤。刘琮投降曹操,被迁往青州,曹操追杀刘备,刘备暂居江夏,与刘琦汇合一处,并联络孙权,结成同盟,在赤壁之战击败曹操,
曹操北还,仍然占据荆州最北的南阳郡。刘备立刘琦为荆州牧(刘备自己实际掌控),火速吞并了荆州南部的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个郡,周瑜经过苦战击败曹仁,夺下南郡(部分地区仍在曹操掌控中)。至此,曹操占据南阳郡(加小部分南郡)、东吴占据南郡(大部分)、刘备占据荆南四郡,最后的江夏郡刘备、孙权、曹操各占一部分,
就是这样的格局。随后就发生了“借南郡”事件,刘备以荆南四郡太偏远,不利于发展为由,希望向东吴借南郡壮大势力,候夺取益州后归还。孙权初时不愿意,在鲁肃的劝说下,为了孙刘同盟而同意,于是,刘备拥有了南郡“使用权”。随后,刘备入蜀,争夺益州,留关羽镇守南郡(兼领荆南四郡),攻克成都后,孙权要求刘备履行当初的约定归还南郡。
刘备不肯,说等自己夺下西北凉州以后再归还,孙权大怒,陈兵荆州边界。刘备不甘示弱,亲自率军回南郡,大战一触即发,偏偏此时,汉中张鲁投降曹操,曹操不战而得汉中,得陇望蜀,派张郃进攻益州。刘备不敢同时和曹操、孙权两面开战,只好与孙权和谈,以湘水为界,西归刘备、东归孙权,即以长沙、桂阳二郡代替南郡归还东吴,并且完全从江夏郡撤出。
自此,刘备占据南郡(大部分)、武陵郡、零陵郡,孙权占据江夏郡(大部分)、长沙郡、桂阳郡,曹操占据南阳郡、南郡(小部分)、江夏郡(小部分),史称湘水划界。孙权于是退兵,刘备回成都督战,派张飞击败张郃,随后,刘备与曹操开始了为期两年多的汉中之战,最终,曹操撤出汉中,刘备夺下汉中后进位汉中王。但是,汉中之战两个月后,随着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意图夺取曹操控制下的南郡小部分和南阳郡,东吴不甘边缘化,暗通曹操,派吕蒙白衣渡江夺下江陵(南郡治所),进而控制刘备原有的所有荆州地区,关羽败走麦城后被擒杀,
3、沙市这个城市怎么样?
沙市原属湖北省直管的市一级行政区划,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湖北省行政区划大调整的背景下,沙市市与荆州地区合并改称荆沙市,由此沙市市建制被撤销,成荆沙市下辖的主城区沙市区,市政府驻沙市区,出于古城建设保护和文化传承等因素考虑,后经国务院批准荆沙市更名荆州市,自此沙市在地市一级行政区划的最后痕迹也被抹除。曾经的沙市是全国明星城市、全国卫生城市,是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受资源条件限制,其工业产业基础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为辅,活力28、荆江牌暖水瓶、沙松电冰箱等产品曾盛销一时,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