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专业练字20年的老司机,不得不说练字确实是个系统工程。笔者都不记得在练字过程中拗断过多少支笔,练字能够修身养性的地方也在于此,能把急躁的性子磨下去,因为练字是个长期的过程,绝对不是随便搞搞就能搞好的,练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挫折、枯燥,以及练了很久看不到进步的挫败感。
1、怎么练字最好?
作为一个专业练字20年的老司机,不得不说练字确实是个系统工程。如果能够跟着一个好点的书法老师的话,老师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给你提出建议,我们着重说一下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如何系统地练字,首先,要解决的是决心和信心的问题。因为练字是个长期的过程,绝对不是随便搞搞就能搞好的,练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挫折、枯燥,以及练了很久看不到进步的挫败感,
笔者都不记得在练字过程中拗断过多少支笔,练字能够修身养性的地方也在于此,能把急躁的性子磨下去。所以一定要树立强大的信心和决心,不抛弃不放弃,第二,选帖与临摹。无论是毛笔书法还是硬笔书法,临摹这一关是无论如何绕不开的,临摹之前要确定一个字帖,最好先从楷书、隶书或者篆书这样工稳一路的碑帖开始,楷书推荐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欧阳询《九成宫》、褚遂良《阴符经》,以及魏碑里《元怀墓志》、《元倪墓志》、《张黑女碑》、《张猛龙碑》都不错;隶书推荐《曹全碑》,《乙瑛碑》,《礼器碑》;篆书推荐《峄山碑》,以及邓石如、李阳冰的篆书。
楷书隶书篆书这种正书练好之后可以临摹行书、草书,这里着重说一下硬笔书法,练硬笔字临摹古人的碑帖绝对是可以的,而且格调会很高。比如说练硬笔字可以以王献之《玉版十三行》,赵孟頫《汲黯传》,钟绍京的《灵飞经》,文徵明《草堂十志》,以及上文所介绍的魏碑为字帖,对着临摹,绝对大有裨益,临帖最好把一个帖临上一段时间之后再换帖,不要轻易换,至于多长时间换字帖根据个人天分和勤奋程度而定,我的第一本字帖《崔敬邕墓志》,临了一年才换的下一本。
第三,技法与技巧,现在很多书法字帖书上都有关于结构、用笔等技法和技巧,很多人觉得这些技巧并没有什么用,那是因为只看没做,其实很多技巧是在写的过程中才有所体悟的,很多技法和技巧也是不能用语言和文字描述的,只有在大量练习过程中,自己感受、总结的技巧才是自己的技巧。总而言之,系统地练字,首先在有强大决心信心的前提下,耐心临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2、练字怎么样才能提高笔画质量,为啥笔画总是歪歪扭扭的?
书法学习进入高阶,拼得就是线条质量与结体气势,当然,章法也很重要,从技法层面讲,线条与结体仍是内核关键。硬笔书法也是如此,很多硬笔书法爱好者,可能都有这样的感悟——硬笔书法关键在结构。这不算错,由于硬笔工具书写特性的限制,硬笔的“笔法”要比毛笔简单得多,但这并不代表硬笔笔画线条就不重要,事实恰恰相反,若以硬笔书法为着眼,硬笔字的线条同样讲究用笔方法与线条质感,虽见于微末,也同样至关重要。
线条质感的提升,主要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从临摹中体悟揣磨前人用笔技理,直接从碑帖中学来,二是在书写实践中修炼巩固,靠书写量度与频率去强化塑造。第一种速度快但真知浅,第二种速度慢但收获实,当然这也是一个积腋成裘、缓慢积累的过程,不少书友临帖没多长时间,量度上也没写多少字,由于看不到大的进步,就怀疑自己的方法有问题,其实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原因是功夫还没有下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