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洛阳市的“天子驾六”一般是东周王室,出土于洛阳西工区中心,现建成有天子驾六博物馆。洛阳“天子驾六”考古发现的横空出世,证明了古人所说“天子驾六”的说法不是空穴来风,它为古典文献记载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所谓“孤证不举”,时至,虽然仍旧有学者对“天子驾六”之说存有疑问,但随着洛阳市“天子驾六”博物馆的建成及开放,随着普通群众文化素质的逐渐提高,支持“天子驾六”的声音大有越来越高之势。
1、洛阳的天子驾六,为什么是六匹马?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天子在人世和天道的地位。天子在人间位极人之巅峰,万人之上,属于一人领袖!受万民拥戴,古人曾说天地之间有六合:上下左右前后,这六个方向的指示代表了天下!天子统领六合!古人以小见大的比喻手法来形容天子在人间的地位也是非常贴切的。后来,六合的概念进行了多领域的运用表达,这就有了出行用六匹马的数量来隐含这个意味!从天道来讲,稍微复杂一点。
我们先简单讲解下什么是天道?天道简单说就是天,地,人三个境界空间的关联,其中这个人是范称,指人类,人间的事,这个天道就比人间的空间范围更加广大。在天道中,天子作为人类领袖,人们已经把他当成了一种“代言人”,代言人类所有事物,在这个关联当中,人是天道中最微小的一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人处天道底层,
那么,人处在天道中的作用如何来表达呢?易经里卦象有一句话有提及:天子,时乘六龙以御天。天子驾驭六条神龙统御天下!这也是跟六合概念相吻合的!所以,帝王往往取“六”来贴合自己在人间和天道两个境界的关联和延意!而中国文化,龙与马往往密不可分,龙马的说法许多书籍都有涉及,所以,出土的天子乘六马和乘六龙是一个意思-“时乘六龙以御天”!表达帝王的身份和自己在天人领域的关系!(全文原创)。
2、一般说洛阳市的“天子驾六”指的是哪个?是东周王室的,还是陆浑戎的?
感谢邀请,洛阳市的“天子驾六”一般是东周王室,出土于洛阳西工区中心,现建成有天子驾六博物馆,在周朝,有严格的礼乐制度,只有天子才能享受到六驾马车。而在伊川陆浑戎贵族墓地出土的“天子六驾”是礼乐制度崩坏的表现,是对周天子地位的僭越,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3、洛阳“天子驾六”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天子驾六”字面上说,就是以天子之尊,他的座驾执行最高等级的标准,为六马一车,这种说法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的明确记载是《逸礼》:《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按这种说法,天子驾六马(拉一车),诸侯驾四,士大夫驾三,士人驾二,普通人只能驾一马(一车),等级森严,制度严格。
这符合古代“礼”的要求,“礼”古写成“禮”,是会意、形声兼而有之。《说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原义是敬事、祭祀神灵来招致福气,后来引申为一整套表达敬意的规则制度。《汉书》称:“进退有度,尊卑有分,谓之礼,”服乘上等级分明正是礼的表现之一。但不幸的是,《逸礼》如今已经散佚(yì,即散失之意),我们后人看不到原文,只能从后人的注疏文字中见到间接引用的相关记载,
如上文的记载就出在南朝刘昭的《续汉书·舆服志》的注释中。此说经汉代许慎、唐代孔颖达等大师的论证确认,影响较为深远,许慎塑像但也有不赞同,提出了“天子至大夫驾四说”,如汉代另一位经学大师郑玄就持此说法,其主要依据是《诗经》。图书《诗经》图片如《诗经·小雅·采薇》中这样说: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其中,“四牡”就是指的是四匹雄马,“业业”“骙骙”形容其矫健雄壮的样子,再如,《诗经·小雅·车攻》中也说: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lóng),驾言徂(cú)东,田车既好(hǒu),田牡孔阜。东有甫草(cǒu),驾言行狩,翻译一下:猎车修理已完工,猎马整齐速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