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许昌时曹操为何不杀了他,为什么。曹操是不怕刘备或者刘表北上攻打许昌抢汉献帝的,那么刘备怕不怕曹操南下攻打他呢,曹操带人到了洛阳后,汉献帝封曹操为司隶校尉,从地图上看的话,新野离许昌的直线距离大概是250公里,骑快马的话,五六天时间就能从新野赶到许昌,汉献帝虽然是曹操的傀儡,但是却代表着东汉政权,不可谓不重要,曹操是绝对不允许任何其他势力抢走汉献帝的,但许昌离刘表及刘备的地盘非常近,曹操就不担心刘备或者刘表打过来吗。
1、汉献帝是怎么落到曹操手里的?
谢谢邀请!汉献帝尽管一生被看管的很严,可是在东汉末年,像他这样的皇帝能活着就是很好了。汉献帝刘协,是董卓当权时废了汉少帝,立了刘协为汉献帝,并迁都长安汉献帝也是战战兢兢的跟着走了,董卓当权,横行霸道,司徒王允用计使董卓被杀,长安大乱。王允政治头脑不行,权利落到了李催郭汜等人手里,王允被杀,后来李催郭汜不和,两人在长安城打了起来,李催挟持了汉献帝,郭汜挟持了群臣。
一直打了三年吧好像?最好他们在张济的调解下,答应让皇帝朝廷东归洛阳,于是,董承,杨彪等人保护汉献帝就出了长安笨洛阳。可是,李催郭汜一下又醒了,要是把皇帝放走了,等于丢了护身符可!刘出城追赶,汉献帝犹如逃犯一样,走了近一年,才到了洛阳!路上的艰辛,不能言语。汉献帝到了洛阳,洛阳已经是废城可,董卓时烧的一片狼藉吃饭都是问题,
这时的曹操已经占领了兖州,队伍扩大了不少。他的谋士毛玠献计,要曹操去迎奉皇帝,狭天子以令诸侯,荀彧程昱等也同意支持。于是曹操就与董承联系,最后董承等人上表汉献帝,请曹操带军进洛阳勤王,曹操带人到了洛阳后,汉献帝封曹操为司隶校尉。曹操建议汉献帝迁都许都,第二年,曹操带领大军保护着汉献帝缓缓进入许都。开始曹操掌权的时代,
2、刘备在许昌时,曹操为何没有杀了他?
刘备在许昌时曹操为何不杀了他,为什么?刘备前后投靠了十几家已不足为奇,厚黑学李宗吾先生曾评价过刘备脸比城墙还厚,刘备在演义里煮酒论英雄一节吓得连酒杯都掉地下,就这样的人肯定成不了大气候,而且除投曹操外,投谁谁倒霉,谁完蛋,做了短时期自封的草头王一命呜呼,(曹丕是献帝禅让的有据可查。三国志记载,刘备投曹操时谋士程昱建议曹操讲看刘备日后不肯居人以下,劝曹把刘备软禁起来,或杀了,曹操果断的讲,不可,天下正是用人之际,如杀了刘备谁肯来投我,
可见曹操的眼光于大度,事实证明曹操惜才如命,但若背后弄鬼肯定是只要有机会是必死无疑,就连以刘备老婆被擒,关羽被俘,曹操一样没有难为他们,这里说一下,刘备家眷与关羽关非同时被俘,保皇嫂这一点不成立。曹操也许太托大了,他认为刘备早晚一天要被他所用,但天不随人愿,诸葛亮帮刘备得了所谓三分天下,三分是三分但分有大小,刘备得了六分之一的天下,而曹操得病而亡,没像司马懿那样长寿,世上无后悔药这种东西,若刘备被杀,三国这部历史也就不存在了!,
3、刘备屯兵新野,曹操大本营在许昌,两者直线距离并不是很远,刘备这样也太不安全了吧?
刘备在官渡之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敏锐地发现了袁绍的败象,便向袁绍借口南下骚扰许昌,同时趁此机会逃离袁绍,投靠荆州刘表,刘备与刘表虽然都是汉室后裔,但是乱世之中利益显然更重要,刘备投靠刘表的性质与当年张绣与刘表联盟的性质类似。刘表为刘备提供部分兵员,粮食,补给,刘备为刘表镇守荆州的北大门新野县,换句话说,刘备相当于雇佣军的性质,靠出卖武力换取生存机会,同时也说明了新野就是刘表地盘最北端的前线,也是最危险的地方,
刘备自从当年张绣投靠曹操之后,刘表的地盘逐渐向南萎缩,原本刘表与张绣联盟时,宛城是刘表的前线和战略缓冲区,这里是亲刘表势力的张绣,为刘表挡住了数次来自曹操的攻击,但是张绣投靠曹操后,刘表的控制区继续向南移动,变成了新野,原来的张绣的也换成了现在的刘备。对刘表来说,他利用刘备守在前线新野,以抵御曹操一步一步向南蚕食荆州地盘,对于曹操来说,刘备镇守新野,如果要南下攻击荆州,首先就得解决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