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西青区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19 00:19:36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为统一封建思想,巩固封建统治 2.由董仲舒提出设想,汉武帝颁布推行 3.使儒家思想成为主宰以后2千年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 4.好的一方面是统一了思想,巩固了统治。不好的一方面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文化和思想的进步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是谁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汉武帝开始图形。该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西汉 董仲舒
汉武帝时期的名臣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前134年)提出.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是谁的建议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所说的

董仲舒,是的是他
懂仲舒。99家就是伤心也算是无心。 愿汉家苍天变了心。青丝缠缚缚到今。
历史书上说的
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汉武帝开始图形.
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是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实行的统治政策,该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易坤(易白沙)将其曲解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独尊儒术以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所说的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什么意思

废除儒家以外的百家学术,尊崇儒家思想。君权神授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前134年)提出.   相关资料: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让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惠帝四年(前191年)废除《挟书律》,进一步促使诸子学说复苏,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比较活跃,其中儒、道两家影响较大。   汉初,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   武帝即位时,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   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   建元元年(前140年)武帝继位后,丞相卫绾奏言:“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得到武帝的同意。   太尉窦婴、丞相田蚡还荐举儒生王臧为郎中令,赵绾为御史大夫,褒扬儒术,贬斥道家,鼓动武帝实行政治改革,甚至建议不向窦太后奏事。窦太后对此不满,于建元二年罢逐王臧、赵绾,太尉、丞相也因此被免职。   建元六年,窦太后死,儒家势力再度崛起。   元光元年(前134年)武帝召集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   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现在师异道,人异论,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   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指出的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政策,很受武帝赏识。   儒术完全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而道家等诸子学说则在政治上遭到贬黜。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反对人民专研其他学术,让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文章TAG: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百家独尊儒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