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史学家写的《汉晋春秋》说诸葛亮家在南阳的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这里叫隆中。诸葛亮在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之后,在草庐中给刘备分析当前社会形势,还有规划出三国鼎立局面,提出了《隆中对》,诸葛亮的亲朋好友和人际关系网大部分都是在襄阳,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自己躬耕于南阳,是因为南阳出现过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诸葛亮希望蜀国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刘秀的基业,兴复汉室。
1、河南地在哪里?
河南地应该是现在内蒙古阴山以南的河套平原一带,属于半游牧半农耕地带。我几年前自驾游去过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那一带农业自然条件还是很不错的,土地平整,感觉像是内地的平原地区,植被比较茂盛,适合农作物生长,还有黄河改道后留下的一些湖泊,我们去了其中的一个湖叫哈素海,很大很漂亮,令人印象深刻,据说《敕勒歌》描写的景象就是那里。
2、诸葛亮的躬耕地究竟在哪里,是湖北襄阳还是河南南阳?
我的回答:是湖北省襄阳,我的分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并且唐代刘禹锡写的《陋室铭》中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东晋史学家写的《汉晋春秋》说诸葛亮家在南阳的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这里叫隆中,也就是在东汉末年这个地方归属南阳郡管辖,后来经过历史的演变和行政区划的划分,这个位置属于湖北省襄阳。
并且诸葛亮在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之后,在草庐中给刘备分析当前社会形势,还有规划出三国鼎立局面,提出了《隆中对》,诸葛亮的亲朋好友和人际关系网大部分都是在襄阳,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自己躬耕于南阳,是因为南阳出现过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诸葛亮希望蜀国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刘秀的基业,兴复汉室。所以我认为诸葛亮躬耕之地是湖北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