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武清区 > 天津市有名的老厨师,天津市登赢楼饭店有几位姓白的老厨师

天津市有名的老厨师,天津市登赢楼饭店有几位姓白的老厨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16 07:39:22 编辑:天津生活 手机版

1,天津市登赢楼饭店有几位姓白的老厨师

你好,你所说的天津的这家饭店,姓白的老厨师不多,大概有2位吧。

天津市登赢楼饭店有几位姓白的老厨师

2,老东北美食做菜师傅介绍有哪些

老东北美食做菜师傅介绍有刘国栋。刘国栋,男,1923年12月出生于天津,辽宁省沈阳市人。国宝级烹饪大师,中国饮食文化国宝级大师,精通辽菜、津菜、川菜、苏扬菜、南菜、鲁菜等,辽菜泰斗、创始人之一。2016年05月10日凌晨2时35分去世。老东北美食的介绍:熘肝尖,把猪肝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吃着老香了,虽然不知道这个溜到底是个怎么做法,但是只知道好吃,尤其是那个肝的味道,其实还算是不错的,还是比较下酒的。熘肥肠也是相当好吃的了,东北人比较喜欢吃下水类的东西,肥肠这种东西真是不爱是不爱,爱吃撒不开筷子的。虎皮尖椒是真的好吃,但是因为东北人的骨子里都是肉,所以虎皮尖椒最后都变成了尖椒酿肉,尖椒里面裹的满满的都是肉,吃一口又香又嫩又烂烀,吃着尖椒也好吃。木耳炒鸡蛋,其实小编还是很爱这道菜的,木耳软软弹弹的,然后鸡蛋金灿灿的吃着老香了。

老东北美食做菜师傅介绍有哪些

3,在天津的鲁菜馆中哪一个菜馆最出名

  天津有一家正宗的淮扬餐馆,叫“台南餐馆”,由淮安, 江苏人马少云,于1943年创办,最早的地址是法租界福厚巷4号。20世纪60年代,他搬到了石楠的华师大厦,几年后,他中途休息地搬到了黄花园,并于20世纪80年代在山西路重新开业。玉华台是天津高端餐厅的典范,不是装修华丽,服务热情。真正的核心是菜品和厨师。不知道这家餐厅还有没有,有没有保持传统,没去过,不好说。  淮扬菜与鲁菜、粤菜、川菜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菜,早在1000多年前就享有盛誉。玉华台可谓是“天津淮扬"鼻祖”这里的传统名菜有:原汁鱼翅、清炖蟹黄狮子头、清炖鲢鱼头、烤全猪头、瑶肉、水煮干丝、凉席酥鳝、软兜鳝、水晶虾饼、莲花通鸡、三套鸭、蝉蜕白菜、镜盒豆腐等。“酥烂无骨不掉形,滑脆不掉味”。淮扬饺子、蟹壳黄,牛肉咖喱饺子、核桃奶酪、牛奶西米等风味小吃也独具特色。  玉华卫视成功的关键在于厨师。当厨师不容易。以前厨师被称为“油老虎”,说“过去打爸爸打老婆,现在被贬到厨房,烟熏火燎,历尽千辛万苦”,“做席的人睡凉炕,卖油的女人用水梳头,做厨师的饿死……”但是真正有技术的厨师是可以出人头地的。  天津,最正宗的淮扬美食是厨师的核心竞争力,而可乐鸡翅则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  淮扬美食  王兴玉,是玉华最著名的厨师之一,1983年在天津被评为“十大厨师”之一。他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13岁时在一家餐馆当学徒。他曾在厨魏天当过川菜老师,也学过淮扬风味。他的菜肴,如芙蓉海参、香鸡丝、螃蟹和黄狮子头、水煮鸡丝、火炖甲鱼、油炸蝴蝶片、干鲤鱼、西红柿和虾球,都突出了淮扬菜肴的原味、清淡和适度的甜味。  王兴玉的招牌菜是西红柿和虾球,切碎,仔细混合,挤压成圆形虾球。它们在烹饪后用热油煎成淡黄色。西红柿汁被钩在锅勺里,摇动的虾球相互映衬出红色,王油盛汁。口感有鲜、嫩、甜、咸、微酸,好吃又好看。当你在台湾玉华吃饭时,你必须点这道菜。在鳗鱼管的基础上,他被改造成了一个形状、味道和颜色都很棒的蓑衣鳗鱼卷。他的徒弟贾奎林,在全国烹饪比赛中学会了这道创新的菜肴,并获得了热菜金奖。  天津,最正宗的淮扬美食是厨师的核心竞争力,而可乐鸡翅则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淮扬美食  曾经在北京, 张作霖,大槐花府做菜的丁洪俊,在玉华台推出了帅府菜系,张作霖从东北去北京,后,经常聘请各种菜系的名厨在公馆里做菜,宴席的特点是把各种菜系的精华都揽过来。少帅张学良和他的弟弟张学铭更注重饮食,甚至亲自打开菜单。帅府菜的特点是原汁原味,原汁原味,原汁原味。混合汤,如原味鱼翅,最忌讳。烤出来的鱼翅没有腥味,突出了原汁原味的香味。除此之外,叉烧鸭、奶油烤散蛋也挺出名的。后来,这些是玉华台的标志  韩世文,玉华台,擅长制作冷肉。他精通冷肉中的各种菜肴,如烤、蜡、卤、拌、咸、冻、晶、蒸。他的拼盘刀口统一,味道和谐,色彩鲜明,能摆出“一群鹅来筑巢”、“八宝大拼”、“什锦特拼”和“锦绣法术”。以腊肉为例,韩世文可以做香肠、腊肉、鸡肉、鸭肉、咸猪肝、猪排、鸭爪包、鸭腿、鸭饼等。而且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30%肥肉加70%猪肝做成的腊肉肝,吃起来很韧很肥但是不油腻。  淮扬菜的糕点不同于糕点行业的糕点,它更注重与菜肴的搭配。现在煮着吃,很有季节性。春天有春卷,韭菜春饼;夏天有杏仁豆腐、西瓜芝士、豌豆饼;秋天有蟹黄汤包和蒸饺;冬天,有扬州锅面和核桃奶酪。此外,淮扬包子里塞满了多汁的猪肉,一年四季都不可或缺。玉华台, 淮扬风味的糕点师傅丁洪骏,最擅长做这些小吃。  1982年,被取消了三年的玉华台饭店在山西路恢复营业。当时,86岁的国家人大,副主席胡厥文,题写了“玉华台”的牌匾。烹饪技术培训中心在这里开设了南方烹饪班。第一阶段招收了30多名学生,对外开放,培养专门研究淮扬美食的年轻厨师。餐厅从玉华台,召回两名老厨师,抽调三名老厨师和五名有技术专长的中年厨师担任教师,领导南财培训班的运营。  玉华台在保留传统菜肴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创新。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他们将可乐作为调味品引入菜肴。可乐鸡排、可乐虾球、可乐鱼花、可乐鸡片、可乐泡菜等。创建了“可乐Series”——,并先后将芬达,荔枝等饮料引入系列菜肴。  20世纪90年代,他们利用大餐厅六楼的闲置空间打造了一个“西湖Hall”,增加了十几道淮扬菜肴,如梨园贵妃、凤府赛的西施、香叶、竹筒和凤翼、雪山松脆的食物和清炒猫儿。八宝大米,一种在淮扬消失了几十年的甜点,被修复了。用藕粉代替糯米粉做成的凉凉的八宝,配上当时唯一的冰镇核桃奶酪。(正文:何玉新)天津,最正宗的淮扬美食是厨师的核心竞争力,而可乐鸡翅则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

在天津的鲁菜馆中哪一个菜馆最出名

4,天津较好的老字号饭庄有哪些推荐

天津这座悠久的城,从来都不缺老字号。包括壹周君在内的大多数,心目中真正称得上 美食 之都的就那么几座,天津在其中绝对排得上数。 登瀛楼饭庄是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在当地有过百年的 历史 了。津鲁大菜、风味炒菜、面点小吃是登瀛楼的主要经营范围,蛮适合家庭聚会、亲友相聚。壹周君推荐其中的煎烤大虾、九转大肠。“京有全聚德,津有正阳春”,始建于1862年的正阳春是天津最有名的烤鸭店,毛主席来天津视察的时候就选择了正阳春,所以店里有挂着很多他的画像。店里的招牌当然是传统烤鸭了,此外老爆三也有很多人推荐,腰子、肝和肉的味道口感都不错。起士林绝对是天津饭庄的老一辈,在清末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后,一个德国厨师在那里创办起了西餐店,起士林也是天津最早的西餐馆。店里有德式老菜也有精致法餐,还有俄式风味,其中的焖罐牛肉和红菜汤是大部分游客必点。现在去起士林,我们只谈“情怀”不谈性价比,在一个如此有故事的老店坐一下午谈谈风花雪月也蛮好。 去天津吃水爆肚,当然选择知味斋,创建于1920年的知味斋以水爆肚闻名津城,另外他家的老爆三的味道也不错。 最后提一嘴名小吃,耳朵眼炸糕。其作为大名鼎鼎的天津三绝之一,是外地游客必尝 美食 。当地卖耳朵眼炸糕的不计其数,最悠久的老字号是耳朵眼炸糕体北总店。店里去的多是老一辈的天津人,烫面炸糕和耳朵眼炸糕是必点,除此之外还有烧饼、锅饼、蒸饺、稀食等,品种蛮丰富。 对于爱吃的天津人来说,虽然天津街头当年的“八大成”不见踪影,被现在各种快餐店、火锅店、网红店、家常菜馆等等攻陷,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难理解老天津人对于天津的一些老字号饭庄的执念,其实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味道,更多的是因为这些老字号牌匾有其着重要的传承意义,这些老字号依然坚持着传统,在咱天津有这些老字号饭庄值得推荐,1、利顺德大饭店,利顺德大饭店始建于1863年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风雨雨,号称为“中国第一家涉外饭店”。现在依然保持了英国古典建筑和欧洲中世纪田园建筑的风格。就算在天津租界区这样拥有万国风情的地方,仍然非常有特色。总统套房尤值一提,它曾是孙中山先生下榻之处,当年宋庆龄、末代皇后婉容和赵四小姐都先后在饭店弹奏过老式钢琴。中餐厅主打粤菜和川菜。2、正阳春烤鸭店原名叫做正阳春,始建于1862年。正阳春烤鸭店可以说是天津最好的烤鸭店,吃了你就忘不了。刚出炉的烤鸭呈枣红色、皮脆肉嫩、肥而不腻,风味独特,细细品味片片烤鸭都飘溢着淡淡的果木清香,连毛主席也曾在这里用过餐。3、登瀛楼,始于1913年,登瀛楼饭庄是中华老字号企业,在天津具有近百年的 历史 ,以经营津鲁大菜,风味炒菜、各种面点小吃而著称,是天津涉外 旅游 定点餐馆之一。登瀛楼的菜品多年来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风格,曾多次在全国烹饪大赛中获奖。4、红旗饭庄,始于上世纪50年代,红旗饭庄是著名的天津风味餐馆,前身“同聚楼”,因1958年被评为全国五省三市卫生红旗单位而得名。红旗饭庄以经营天津地方特色菜品而享誉津门,日常经营天津风味菜点300余种。其代表菜有:蟹黄鱼翅、八卦鱼肚、玉兔烧肉、银鱼紫蟹火锅、炒青虾仁、罾蹦鲤鱼等50余种。另外还有一些老字号的清真餐馆,比喻鸿起顺、燕春楼、会芳楼、宴宾楼等等,虽缩如今天津的餐厅越开越多,可陪伴在我们身边的老字号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也希望现在的一些新饭店能成为未来的老字号。这问题您向我们天津卫嘴子提问算找对人了!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我们日常生活可是非常注重吃饭品质的,可能很多外地朋友对我们的了解都是从天津的各类特色小吃开始的。 但借着这题还要澄清一下,我们天津卫可不止小吃诱人,我们还拥有众多古董级的老字号饭庄,下面就简单为大家推荐几家吧! 起士林大饭店 “起士林”可谓真正古董级的天津老牌西餐厅了,它可是天津乃至中国最早的西餐馆,作为中国四大西餐厅之一的天津起士林大饭店,坐落在小白楼,包括了俄餐、徳餐、法餐等各国西餐特色 美食 ,在天津可谓久负盛名。登瀛楼 登瀛楼是以传统津菜和鲁菜闻名的天津老字号饭店了,在天津老百姓间认知度非常高。平时的家庭聚餐、朋友聚会、逢年过节的家族团聚,来到这里品尝一番津菜的美味再好不过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些天津老字号饭庄! 红旗饭庄 他家有一个特别好吃的菜:罾蹦鲤鱼天一坊 1879年(清光绪五年)开业石头门坎 他家特色以素包子为主,清乾隆末年开业会芳楼 民国以后开业;特色菜:红烧牛舌尾、素合子、红烧牛窝骨、烤羊棒我们是百泽全域 旅游 ! 这里有天津相关的 旅游 信息! 这里有优惠的景区门票! 这里还有超多的演出门票! 我们会随机送粉丝福利哦~ 入伍三年后第一次回津探亲,大姐夫请我和全家在中山路“川鲁饭庄”吃饭,当时饭店是平房,记得饭厅面积不小摆放着一、二十张桌子,厅里还有柱子。进门口两侧摆放着玻璃柜,里面放着调好的凉菜供客人选择。大姐夫是某厂的业务员常来光顾,与饭店大师傅十分熟悉,给我介绍了一下大厨,就是著名厨师李魁元师傅,服务员全名记不得了,一个是李姐一个是刁师傅。菜上的很快,有鱼有肉很丰盛,味道上乘,尤其是那个扒肘子回味无穷!我点了一杯金奖白兰地(饭店零卖),入口香甜绵长,那个时候是没有假酒的吧。一桌菜有酒有饭六七个人花了不到10元。……多年没有去河北了,川鲁饭庄怎么样了? 登瀛楼 红旗饭庄 宴宾楼 正阳春 鸿起顺 认一民 西北角复兴路回民 美食 地带(除小老外) 六七十年代天津有特色名气档次的饭馆包括:登瀛楼、玉华台、宏业、周家食堂(苏闽)、杏花村、川鲁、川苏、起士林等 永盛包子铺,狗不理包子,燕春楼,宴宾楼,正阳春,澄赢楼。红旗饭壮,起士林,桂顺斋,祥德斋。玉花台饭店,鸿起饭店等等太多了啊! 打着老字号的旗子没有老传统的东西因为厨师都是各地的年青人根本就不会做老师夫退的退亡的亡手艺失传了 最近听说有个叫热海的饭店菜是传统老味儿,还没去尝过。

5,毛主席的专职厨师掌勺22年从未加过一滴酱油饭后要销毁菜单

他是毛主席的“专职厨师”,为毛主席掌勺长达22年,据说他每次为毛主席做完菜的菜单都必须销毁,为了能够“征服”毛主席的胃口,他专心研究毛主席的饮食习惯,根据主席口味创作出来的“毛氏红烧肉”,更是深得毛主席的喜爱。但他从未在毛主席的饭菜里放过一滴酱油,饭后还要销毁菜单,这是为什么呢?又为何从不在主席的饭菜里放酱油? 毛主席的“专职厨师”是何许人也?,他就是国宝级烹饪大师程汝明。他出生时,国家正处于一个动荡时期,家里生活十分困难,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解决,经常食不果腹,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好几年,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了能够让家人吃饱穿暖,13岁的他跟着一个在天津永安饭店打工的老乡,来到天津这个大都市当学徒打工,虽然后厨的工作又苦又累,但程汝明还是咬牙坚持了下,他在天津多家餐厅一干就是十几年,好几次都因为过度的劳作而晕倒,为了赚更多的钱,他又学着做西餐。常年工作累积的经验让他的厨艺远超当地的老厨师,很快就得到了烹饪界的尊重和认可。 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程汝明调至铁路部门工作,负责铁路餐饮。195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选定在北京召开,程汝明负责外宾列车上配餐工作,他做的西餐受到了外国友人一致的好评,程汝明优异的表现受到了外交部高度赞扬,而程汝明自然也被领导重视起来。由于程汝明精湛的厨艺和对工作态度的认真,两年后,程汝明被选派到毛主席专列担任了厨师,当时,毛主席经常要外出进行视察,有时三五个月都不在北京,毛主席本着去繁就简的原则,经常将专列作为与当地领导会谈的会议室,谈完工作后,毛主席会留对方吃饭,当时只有李锡吾一名厨师。经常就忙不过来了,这才有了程汝明的调任。 程汝明第一次为主席做饭,不知道主席平时喜欢吃什么,担心自己做出来的菜不符合主席的口味,反复地问李锡吾一些主席平时的喜好和口味。因为程汝明对毛主席的饮食不太了解,所以主要是做一些小菜,其次,做一些主食面点,身为南方人的毛主席,却十分喜爱吃面食。当毛主席第一次吃程汝明做的面食时,连连表示:“口感不错。”这更能证明他精湛的厨艺,他第一次为毛主席做的红烧肉更是深得主席的青睐。红烧肉作为一道大众人民颇受欢迎的 美食 ,起初毛主席是不爱吃的,不是不喜欢,而是不愿意吃。这让程汝明百思不得其解,在后来的了解中才知道原来毛主席不喜欢吃酱油。 在毛主席小的时候,家里曾经是做酱油生意的,在酿制酱油的过程中黄豆发酵,油缸表面爬满了蛆虫。这在年幼的毛主席心里留下了阴影,从此不再喜欢吃放了酱油的菜品。毛主席的这个怪癖可将程汝明难住了。制作红烧肉放酱油,这是每个厨师都知道的工序,这也是他学中餐时学到的。这不放酱油的红烧肉怎么上色?他也没做过啊!这时,程汝明开始研究如何不放酱油还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通过不断地研究尝试,程汝明发现将适量的糖放入锅中融化,同样能起到和酱油一样的作用,并且这样做出来的红烧肉色泽鲜艳,看起来更加有食欲。完全不输传统的做法。 在红烧肉上桌后,主席还觉得惊讶,谁都知道他不吃“红烧肉”的,便询问程汝明。程汝明回答到这道菜并没有加入酱油,而是用糖进行了替代。听到这个回答,毛主席立刻忍不住地吃了一块,味道说不出的好,吃完连连夸赞程汝明厨艺又精进了。此后只要是程汝明做的红烧肉一上桌,毛泽东主席便没有让它剩下来过。在1956年的6月,列车上发生了一件令人难忘的事情,毛主席在一次武汉视察时,程汝明特意为毛主席烧制了武昌鱼,毛主席在品尝之后,觉得这条鱼肉质鲜美、可口,对程如明的厨艺赞叹不已。即兴写下“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里指的就是程汝明做的那条武昌鱼。可见,毛主席对于他的厨艺有多么喜爱了。程汝明每当与身边的人提到此事,总会很自豪地说“毛主席那次所吃的武昌鱼,是我做的”。程汝明在给毛主席做饭的时候,竟发现毛主席吃鱼时有一些特殊习惯,就是毛主席喜欢吃小鱼,吃大鱼他很少,而且鱼肚子上的肉吃的最干净,鱼背上的肉吃得比较少。不过,毛主席最喜欢吃鱼头,不管是大鱼小鱼,他都不忌口,发现这一习惯的时候,只要有鱼,程汝明就会为毛主席做一顿砂锅鱼头或者鱼脑,毛主席每次都能吃干净。 毛主席因为常年高强度的工作,身体情况越来越差,之后就很少在进行视察工作了,在1961年的时候,为了主席的安全,对他身边的警卫员、秘书、厨师等所有人都进行了调换,曾与程汝明一起为主席做饭的李锡吾也被调走了,只留下程汝明一人继续为主席掌勺。程汝明更加珍惜剩下的这段时间,他决定将主席的所有饮食喜好都一一记录下来,每次主席吃完饭之时,他总会轻声的问:“今天做的饭菜合不合口味?”时间长了,便慢慢的了解了主席所有的饮食习惯,并对此进行了不断的改进。 程如明在工作中非常努力,在为毛主席做饭的这些年里,他做的菜谱必须保密,准备好菜肴后,必须立即销毁菜单。一开始他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后来通过询问得知,敌人能够通过查看菜单,可以分析一个人的饮食和 健康 状况。为了不被敌人窃取毛主席的饮食情况,每顿饭后必须将菜单毁掉。除此之外,为了保密,程汝明甚至没有将自己工作的地方告诉家里人,只留下了一个神秘的收信地址。后来,毛主席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牙病严重地影响了他的生活,在没有特殊场合的情况下他不再饮酒;七十年代后期毛主席又出现了严重的咳嗽,不仅把烟戒了,连他最爱的湖南辣椒也不吃了;后来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他再也没有吃过自己最喜欢的红烧肉。正是因为饭后必须销毁菜单的原因,程汝明也不清楚自己在这些年为毛主席做过哪些菜,他的印象中只记得最普通的几道菜。因为在毛主席身边的特殊性,程汝明的家人只知道他在中南海工作,每次给他写信也是寄到中南海101信箱。后来直到毛主席去世,程汝明的家人才知道原来这些年他在中南海是给毛主席做饭的。 程汝明的一生,平凡却又不普通,在年少时便离开家乡,来到天津这个大都市独自打拼,再到成为毛主席的“专职厨师”。他的一生见证了中国 历史 的巨变,真实地体现了新时代劳动人民的光辉历程。不幸的是,2012年3月14日,86岁的程如明在北京逝世。在为毛主席掌勺的22年中,程汝明精益求精,不仅很好地照顾了毛主席,也从毛主席的身上看到了属于我们新中国人民领袖的独特品质。
文章TAG:天津市有名的老厨师天津天津市有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