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前面提到一些污染性工业工厂外迁,极大地改善了宜昌的环境,空气质量有所好转,与其他三线城市相比,算是比较适宜居住的城市,因此许多外地人的涌入(包括前来求学的以及慕名而来打工的人群,户口落户迁移到本地)人口的积分也是造成房价上涨的原因之一。青壮年都养不活自己的城市挂个水电明星城市的招牌有什么用。
1、宜昌这样的城市当下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流入?
宜昌城市并不差,各种优势如下。首先国家政策上,因为有三峡的存在,说实话国家战略利好等还是不忘给宜昌一把热火,什么都不忘给三峡宜昌留一点,其二宜昌高校资源还是有的,有两所本科几所专科学校,这在很多地方出除了省会是难找到的,应该继续专注大学教育继续扶持,继续引进一本高校在宜昌落入,研究生院分院等。其三现在人口并不少,很多周边人口到宜昌工作,
其地理位置上优越,很多四川重庆那边的人在宜昌工作,而这些地方又是出去打工最多的地方。其四,地方适宜居住,政府工作效率还是比较好比较透明的,办事相对简单,国家放管服在内陆城市中宜昌算做的还是比较好的,宜昌怎样才能真的吸引人口,打造质量发展城市,标本兼治的道路。首先从本上加大大学生人才创新创业环境,设立创业基地,引进创业孵化基地和风投对接,特别是高科技产品孵化,培育市场创业氛围,培养本土成长的知名公司,毕竟这才是亲儿子,
深圳有了腾讯华为而不一样,杭州有了阿里不一样,事实证明民营企业才是一个地方市场活跃的代表,一张名片。国企太多,大家都想的是进入体制内才好,而不是跟依赖楼市一样依赖招商国有企业大企业落户,各种政策等到最后圈地圈钱几年后,随政府更迭产品质量差而倒闭。其二,培育大学城建设,引进更多优质资源落入,大学是最直接的高素质青年的,也是未来发展和如今各大城市争夺的焦点,所以改变城市文化,一个自由,宜居,物价不贵,创业氛围轻松的环境,是强有竞争力的,特事特办应该像设立深圳先行城市一样在大学城基础上设立先行区域,政策和管理上用更有开拓精神的管理者,脱离原来的管理利益链更好区域开展。
以小带大,起到鲢鱼效应,其三,不要顾眼前卖地卖房这样的短期创收,像长沙一样控制房价上涨,控制拍地价格和落实备案价格,虽短期对大家收入降低,但不出五年绝对对城市利好。其四,打造旅游城市,扩改机场,这都是政策上能办到的,抑制新的化学煤炭等重污染企业入宜,控制总体规模并逐渐缩小,已有企业要真的监管促使他们改进生产工艺控制污染,而不是温水煮青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白天关门,夜晚大搞烟囱排放,不出十年对企业对城市没有任何好处。
大力发展电子科技旅游行业,事实证明依靠能源资源发展的企业,他们迟早会因为资源枯竭而搬走或倒闭,对生态毫无利益而城市发展就是万劫不复,其五,鼓励企业和个人创业创新,从金钱和资源政策上实际帮扶,从文化上树立山清水秀来宜创业的理念,鼓励大学生创业,利用现有企业配套发展科技企业。而不是拉企业批地投资挂门头的老路,
2、宜昌是三线城市,为什么有人说消费高,房价高,工资低,求解?
城市划分没有绝对的标准,一般以行政级别区划,城市规模,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来划分。宜昌划为三线城市,其消费水平高,房价高,工资低,也是有一定的原因,根据我大学在宜昌待过4年的学习经历,走过很多县级乡镇,谈谈我对宜昌的看法,1.消费水平高的原因,宜昌现在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即主要是旅游业为主),第二产业主要是以商业贸易发展为主,制造业工厂等大量外迁(关于制造业工厂的外迁,我听一些本地同学所说的,因为盛行风风向问题,工业经常的存在,对城区的环境影响极度恶劣,经过后来的市政府等相关部门的调研,决定将相关污染性较大的工业有组织外),第一产业的话主要是以各类水果的种植、鱼产品的养殖为主(我曾多次与朋友骑车出去旅游走过许多市区下边的县乡镇,看到漫山遍野种植的水果以及鱼产品的养殖),基本上城区所吃的水果,鱼类基本都是当地所供应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