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津南区 > 天津市国土局李莉,天津市房管局局长是谁

天津市国土局李莉,天津市房管局局长是谁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18 18:48:29 编辑:天津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天津市房管局局长是谁

蔡云鹏蔡云鹏,男,汉族,1966年6月出生,安徽怀远人,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长。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地址:曲阜道84B楼

天津市房管局局长是谁

2,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领导分工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领导分工方面,由于可能随时会有人员变动,建议您查看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官方网站来详细了解,以下为步骤:第一步:打开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官方网站:网页链接,点击中间红框里面的“机构设置”。第二步:打开您需要查看的具体分工详细,以“土地资源管理处”为例,点击红框里面的“土地资源管理处”。第三步:查看该领导以及其分工的详细信息。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联系电话:022-23300613 办公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曲阜道84号 工作信箱:tjgtfggkb@126.com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领导分工

3,黄大锤现实版上演 给钱就砸承重墙

2005年春节晚会上,黄宏扮演的“黄大锤”角色,只要业主给钱就胡乱砸墙的荒诞场面,相信很多市民都记忆犹新。而日前记者在暗访中发现,在河东区东瑞家园小区,一家装饰公司就在扮演“黄大锤”的角色。 居民投诉 砸坏承重墙 装修公司竟说没问题 “装修原本是好事,但我们小区里一家名为万家装饰的公司,只要给钱就能砸承重墙。要不是我亲眼看到,我还真不敢相信。”日前,正准备装修自己爱巢的刘先生向小崔暗访工作室诉说了自己的担心。“前些日子,在我家就能听到很多砸墙的声音,上楼一看,原本进口处的一面承重墙都被这家装饰公司不同程度地砸掉了。装饰公司的人还跟我说,砸一点没有问题,房间能变得宽敞明亮,还说要是雇他们就要早联系,现在光我们小区就已经接了70多户的活儿了。” 记者暗访 从业人员资质存疑 但“需求旺盛” 根据刘先生提供的地址,记者日前来到位于真理道延长线附近的东瑞家园小区。走进刘先生所住的楼内,大锤砸墙的声音便随之传来。在此等待的刘先生告诉记者,这家装饰公司在很多楼层都搞装修,有的都已经交活儿入住了。 刘先生提供了几家门牌号,记者以业主前来交流参观装修情况为名进到屋里。当记者询问,知不知道这是屋内的承重墙,那些干活的人有没有相关资质时,一名业主表示,“我们当初装修的时候,装修公司人员就说这墙可以砸,砸了会宽敞许多。需要嘛资质,不知道啊。装饰公司的人为我们做过评估了,说没有问题,为此我们还多花了300多块钱。” 记者来到15楼后,靠近电梯口的一户人家正敞着门忙装修,记者刚走进屋内,就看到一名女子正在为承重墙量尺寸。得知记者是来看装修风格,寻找装饰公司,女子笑着表示,“您找我们就对了,价格便宜,东西用的也实惠。”记者指着眼前的那面承重墙问道:“我们家和这个房型一样,就是这面墙不知道能不能砸掉?”女子马上说道:“可以砸掉啊,这面墙虽然是承重墙,但是砸一些应该问题不大。不过,这个需要另加费用,到时候按照每平方米现算,因为承重墙太厚,不好砸。”记者问道:“你们都用什么工具砸墙,要是砸出问题怎么办?干水电的工人都有资质吗?”刚刚还自信满满的女子此刻显得有些迟疑,“我们就用大铁锤砸啊,不会出问题的,我老公可是在安徽干了20多年的装修工,有经验的很。水工、电工都是我们自己人,活儿都好着呢,不瞒你说,我们在这小区都已经接了70多户的装修了,这墙已经砸了不少了。不少业主就是因为我们能砸墙,才找的我们。” 天津市国土房管局 拆改承重墙 发现将处罚 暗访中,记者发现,该装饰公司的 老板 不止一次表示,自家的装修队伍都是专业的队伍,在砸承重墙的时候,也有丰富的经验。很多原先对承重墙能不能砸处于懵懂状态的业主们,更加坚信该装饰公司的“专业素养”。但承重墙是可以砸的吗?拆除承重墙会带来哪些后果? 对此,天津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承重墙是整座房屋和楼宇的支撑,载荷着整座楼的压力,一旦破坏,将影响到房屋和楼宇的整体。由市政府颁发的《天津市房屋安全使用管理条例》第五条明确规定,住宅装修不得破坏承重墙,违者由市房屋安全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各区房管局都有执法队,如果有居民发现“私改”现象,可以到执法队反映。

黄大锤现实版上演 给钱就砸承重墙

4,天津市地质资料信息化服务研究

张惠生1 马锋1 杨书畅2(1.天津市地质资料馆;2.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摘要 本文概略讲述了在开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方面的工作思路、工作内容以及部分拟开展的工作。通过调研,了解不同的地质信息需求,进行服务对象分类,在地质资料信息集成的基础上,建立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网络,利用内网、互联网等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以促进天津市的经济建设。关键词 地质资料 社会化服务 地质信息服务平台从2002年开始,天津市陆续开展了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建设、成果地质资料数字化、钻孔基本信息清查、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等工作,不断提高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建立了天津市地质资料馆网站,开发了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服务平台,初步搭建了地质资料信息化服务平台。从数据和平台两个方面为地质资料信息化服务奠定了基础。1 服务对象在《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方案》(国土资发〔2010〕113号)文件中,一个基本原则是坚持公共服务。充分考虑社会公众、政府管理、科学研究、企业发展的需求。通过需求调研和分析,服务对象主要分3个层面:企事业单位层面、政府层面和公众层面。企事业单位层面包括与地质工作相关的城建、规划、测绘、环保、地勘、交通部门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政府层面包括城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城市建设、水务管理、海洋管理、环境保护管理、农林业管理、地震管理等管理部门;社会公众层面为需要了解地质相关情况的人员。2 服务需求通过调研,不同层面的服务对象对地质资料的需求存在差异。企事业单位层面主要从技术方面考虑,结合所承担的工作或者研究课题,需要的是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地质数据、地质成果、地质理论和观点等;政府层面主要从管理方面考虑,需要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成果,开展决策、实施等管理;公众层面主要从兴趣方面考虑,了解相关的地质科普知识。3 数字化数据整理经过多年的数字化信息化工作,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数字化存储数据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资料。①成果地质资料。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评审意见等,目前全部实现数字化存储,2003年之前的成果地质资料通过扫描以图片格式存储,2003年之后按照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进行存储。②原始地质资料。部分项目的原始地质进行了汇交,拟同处理2003年之前汇交的成果地质资料一样,通过开展扫描数字化工作后以图片格式存储。③实物地质资料。逐步通过照片、扫描等方式进行资料存储。二是地质资料管理中形成的文件资料。成果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包括资料名称、形成时间、形成单位、主要编著者、内容介绍等;原始地质资料目录,各个原始地质资料文件的名称;实物地质目录,每个项目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清单。地质资料元数据库,某一份地质资料的元数据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标识信息、数据质量、内容信息等方面的信息。三是地质信息集群化形成的信息数据。天津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建设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成果,包括各类各专业的基础数据和图件;利用三维地质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新形成的地质资料信息,包括生成的钻孔柱状图、剖面图、统计数据,各地质专业分析评价模型形成图件、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形成的地质模型等。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数据库,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等信息。4 在线数据上传与展示目前对在线服务的定位于介绍、推介、引导地质资料的查询和利用。基于这种定位,对整理的数字化资料按照分类管理和用户需求进行上传,以满足用户实现网上利用服务。对三类不同的资料,通过不同方式的服务以满足不同层面用户的需求。对第一类资料选择可公开的公益性资料、科普类、科技类资料,上传到信息服务平台,对政府层面需要的成果、图件等资料,通过编辑处理,去除涉密要素、涉密数据后,形成可满足需要的成果、图件;对第二类资料全部上网,满足用户对地质资料基本信息的查询;对第三类资料有选择地进行深加工后上传,深加工包括钻孔地层标准化、钻孔位置的校正、图形比例的校正等工作,满足专业用户的资料需求。上传后的地质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相结合,开发基于WebGIS的空间数据展示功能,包括地图显示与输出、地质成果图件展示与管理、钻孔数据空间查询与信息显示等功能。例如通过拉框选择该区域的地质资料目录、钻孔,并进一步读取详细的资料;对分析评价模型的展示等。5 数据服务方式不论是地质资料馆网站还是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服务平台,都是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快捷、满意的服务。在提供服务的同时,既要考虑互联网的方便快捷,也要考虑地质资料的安全稳妥。首先坚持涉密地质资料不上互联网;其次采用分级管理模式,即分为游客、注册用户、高级注册用户进行分类管理,不同类别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提供不同深度内容的服务。6 服务制度建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方法、新的工具不断应用,同时要更新完善相关制度,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例如建立信息服务平台管理制度、网络安全制度、数据安全制度、数据维护制度、数据服务利用制度等,以保证地质信息服务的规范、安全和高效。总之,利用数据库技术、GIS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化地质信息服务模式,使地质资料信息资源能够被便捷、有效地浏览和利用,形成为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和地质环境保护等服务的地质信息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天津市的经济建设。

5,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要开展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成矿规律、成矿预测、矿产勘查新理论新方法、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矿产资源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及重大矿产资源科学问题研究等。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矿物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本所,主办学术刊物《矿床地质》。2008年实际到所科研经费7200余万元(截至2008年11月30日),其中国家项目(“973”、“863”、支撑计划等)1548万元,占22%;地质调查项目经费3632万元,占50%;其他项目2020万元,占28%。2008年矿产资源研究所承担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课题12项、国家“863”课题4项、国家“973”课题10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4项、地质大调查项目37项、国土资源部深部计划专项项目1项、国土资源部危机矿山项目10项、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2项、国土资源部百人计划项目4项、各省局地勘项目10项、国土资源部资源补偿费项目2项、公司等委托项目40余项等;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发表论文191篇,其中核心期刊98篇,SCI收录47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王瑞江所长、书记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考察驱龙铜矿张佳文副所长在昆仑山口考察毛景文副所长(左)在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评价技术及应用培训班上颁奖王宗起副所长在秦岭考察2008年度重要科研成果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重点计划项目,矿产资源研究所是实施单位和主要业务支撑单位。该项目2008年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全面到位,重点围绕铁、铝、铀开展完成了12个示范区的全国典型示范工作,制定了各专业技术操作流程。编制完成铁、铝等23个矿种的全国矿产预测类型划分方案,完成全国成矿区带划分,并出版潜力评价工作第一本专著:《中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在典型示范工作推动下,省级工作全面启动和实施,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已完成1:25万实际材料图275幅、建造构造图190幅、矿产预测地质构造底图284幅。开展了181个典型矿床研究,编制完成典型矿床成矿要素图及成矿模式图、预测要素图及预测模型图,以及重力、磁测、化探、遥感等图件,完成区域成矿要素图87幅,区域预测要素图72幅。编制完成全省范围的物探、化探、遥感和自然重砂资料处理和解释图件共2020幅。完成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相关基础图件533幅。开展了基础数据库维护,新增矿产地6826处。2008年度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办(扩大)会议在2008年度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办(扩大)会议上,领导研究项目组织推进有关问题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青海祁漫塔格典型示范区成矿地质背景编图研讨会汪民副部长(中)与陈毓川院士(右)、陈仁义主任(左)讨论潜力评价阶段成果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立了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项目办公室,作为项目日常管理的工作机构;成立了项目专家委员会,以加强项目技术质量的监督管理;完成了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总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培训会,全国31个省(区、市)150多名管理和技术人员接受了培训;完成了30个省级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实施方案的编制,在重庆召开了有150多人参加的省级实施方案终审会;完成了《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技术要求》的编制和评审,进行了全国和省级1000多人次的培训工作;完成了《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技术要求》、《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成果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数据模型和数据录入系统》的编制和开发并通过了专家的评审验收;启动了《油气资源储量核查实施方案和技术要求》的编制工作;启动了矿区资源储量地质经济评价软件和煤炭矿区资源储量三维可视化动态监管系统软件的开发工作;全国各省(区、市)矿区资源储量核查试点正在进行,全国已完成资源储量核查的矿区共725个,其中大型矿区88个,中型矿区168个,小型矿区469个;全国项目组积极走出去,赴山西、北京、河北湖北广东河南、江西等省指导各省开展工作;项目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青海别勒滩低品位固体钾盐液化开发的关键技术:属国家“863”计划课题,负责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参加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青海盐湖工业集团、石家庄经济学院。参加人员:焦鹏程、刘成林、李文鹏、赵元艺、郝爱兵、陈永志、王兴富、李小松、王石军、刘振英、王文祥。2008年度主要成果认识:青海别勒滩试验区鉴定出盐类矿物13种,确定地层中固体钾盐矿物主要为杂卤石,其次为光卤石、钾石盐等。研究试验地层中KCl平均含量为2.24%;试验区溶矿过程中地下卤水中钾与硫酸根离子含量均有增加并逐步稳定,固体钾盐液化效果显著,卤水质量可以满足生产要求;采用化学示踪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测井技术揭示钾盐液化驱动的水动力学条件,获得试验区卤水实际流速和渗透流速分别为1.56m/d和0.24m/d,地下卤水的流向为45°。计算出试验区渗透系数平均值120m/d。针对青海盐湖特点,将Pitzer软件升级到Windows,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浓卤水变温平衡计算软件。2008年由“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办公室组织进行了中期检查,评价优良。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会议中国东部危机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老(危机)矿山合理勘查、开发模拟和矿山转型与矿城问题研究:属中国工程院咨询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危机办综合研究项目,项目负责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裴荣富、李莉、李进文、梅燕雄、王浩琳。通过25矿种、10618座矿山的地质勘探和开采验证对比,第一是提出危机矿山三维分类;第二是创新地建立了固体矿产合理勘查、不同规模矿山合理开采的平均年限、不同勘查阶段风险投资决策支持系统和矿业5R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4项科学技术方法模拟;第三是提出矿竭不等于矿(城)衰,资源再发现和多种经营是矿城转型的基础;第四是应深化研究深部找矿的地质内涵和技术经济可行的外部条件;第五是建议应用矿床(点)聚类路径与地球化学块体浓集轨迹相结合与事件地质激发异常成矿的找矿新方法。本成果已被两个国际会议(SGA和WEC)采纳,国家行政学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一书引用。矿床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图项目组在野外工作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莫若格钦地区铜资源评价:属2004年度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项目负责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项目负责人:聂凤军、张义和张万益。通过工作,查明了勘查区内地质矿产特征,总结了该区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通过物化探测量圈定4处银—铅—锌—铜—金异常和3处铜—金异常和9处视极化率异常。对物化探异常进行了合理的解释推断,并分别对其进行了钻探验证。1个钻孔均见真厚度1.95m的铅、锌、金、银矿化体,铅和锌含量分别为2.13%和3.11%;银和金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8.91×10-6和3.58×10-6。经资料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工作区具有继续寻找铅锌银多金属矿产资源的潜力,并提出了进一步工作建议。该项目2008年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成果报告评审委员会验收,成绩为优秀。中蒙边境中东段我国一侧(北山和二连—东乌旗地区)铜金银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属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的综合找矿评价课题,主要完成人:聂凤军、江思宏、白大明、张义、胡朋、赵元艺、张万益、刘妍、张建华、赖新荣。课题采用现代成矿学最新理论和找矿学最新技术方法,对中蒙边境中东段我国一侧的北山和二连—东乌旗地区岩(层)体的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以及金属元素活化、迁移、聚集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古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对接和造山作用过程;厘定了各大地构造单元的边界;阐述了区域性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动力学机理;划分了成矿区带、矿田和找矿预查区;论证了花岗岩类岩浆侵位方式和成因;阐明了构造—岩浆活动对金属矿床的控制作用;总结了重要金属矿床(点)找矿标志,提出了不同类型金属矿床的成矿模式,指出了找矿方向,圈定出找矿远景区。课题成果被有关地勘单位、矿山企业和地方人民政府广泛采用,为找矿勘查工作部署、隐伏金属矿床寻找和地方工业布局规划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该项目2008年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磨石山金红石矿普查及外围找矿研究:由内蒙古自治区地勘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业务费资助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主要完成人员:赵一鸣、李大新、吴良士、陈文明、王佩华、王裕先、刘光海、高学东、丰成友、陈振宇。项目主要成果:经项目组预查、普查和研究,原发现的磨石山金红石矿床是一个以锐钛矿为主,伴有金红石和钛铁矿的沉积变质型钛矿床,属世界上首例新类型钛矿床;确定了矿床规模为大型,TiO2资源量达34万吨(333),其中富矿属中型;圈出了磨石山和羊蹄子山两条重要矿带,其中富矿体6个,贫矿体10个。富矿TiO2含量3.14%~15.46%,平均6.91%。勘查和研究表明,在磨石山西部第四系和上侏罗统火山岩覆盖区、羊蹄子山中东部、M38航磁异常南侧以及太仆寺旗铁山村等地尚有找矿远景。尽管该矿区钛矿物的粒度很细小,为0.01~0.1mm,给选矿造成困难,但通过项目组攻关,已取得较大进展。矿区普查报告及研究报告已于2008年11月由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项目办公室主持评审通过。聂凤军研究员在野外考察课题组成员正在野外编录岩心内蒙古正蓝旗磨石山锐钛矿矿床地质—探矿工程分布图1—第四系;2—中、上侏罗统火山岩;3—含石榴子石石英绢云片岩;4—炭质片岩;5—石英岩;6—含锐钛矿变质粉砂岩和片岩;7—绢云石英片岩;8—花岗岩;9—锐钛矿富矿体;10—贫矿体;11—推测地层;12—勘探线及编号;13—实测地质剖面;14—等高线;15—探槽及编号;16—钻孔及编号中亚地区地质矿产对比研究:属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参加人员:杨富全、刘德权、赵财胜、柴凤梅、何国琦、唐延龄、毛景文、徐林刚、王晓地、张作衡、刘锋、肖克炎、刘亚玲。项目建立了742个金属矿床(点)的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编制了1:100万中亚地区大地构造图和成矿规律图,划分了构造单元和成矿单元,对各成矿带进行了对比研究。建立了23个典型矿床模型,对主要含矿建造进行了对比,总结了主要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型。对境外勘查选区提出了建议,对新疆阿尔泰和准噶尔8个大型矿集区进行了预测,为新疆进一步地质找矿工作的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2008年12月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验收,成绩为优秀。中亚地区成矿单元划分及境内矿集区预测1—成矿省界线;2—成矿带界线;3—阿尔泰成矿省各成矿带;4—东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成矿省各成矿带;5—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成矿省各成矿带;6—大中型矿床、中小型矿床;7—预测大型矿集区:①—多拉纳萨依—阿舍勒铜金矿集区,②—阿勒泰—可可塔勒铁铅锌矿集区,③—柯鲁木特—可可托海稀有金属预测矿集区,④—诺尔特铅锌金预测矿集区,⑤—老爷庙—琼河坝铜铁金预测矿集区,⑥—双峰山关庄子铜汞金预测矿集区,⑦—希勒克特哈腊苏—喀拉通克铜镍金预测矿集区,⑧—哈图金铜矿集区;8—国界线我国西部重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潜力评估:属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项目,项目主要成员:陈毓川、王登红、李厚民、肖克炎、唐菊兴、李光明、付小方、徐志刚等。该项目以成矿动力学和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重点通过成矿时代和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建立和完善了我国西部以东天山、西南三江中段和冈底斯为代表的重要成矿区带的成矿体系,建立了冈底斯成矿带中生代后期板块俯冲阶段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铜、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厘定出东天山地区10个矿床成矿系列、18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初步识别出西南三江中段至少存在26个矿床成矿系列和50个成矿亚系列,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重新划分了我国西部地区共55个Ⅲ级成矿区带;厘定了西藏雄村、新疆彩霞山与乔夏哈拉、贵州水银洞、四川岔河等一些矿床的成因与成矿时代,深化了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拓展了找矿方向和时空,提高了对区域找矿前景和资源潜力的认识;从成矿地质基础、成矿信息、新类型、新发现、新认识、新技术、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成矿体系等方面对我国西部重要成矿区带资源潜力进行了定性地质评估;对西藏雄村铜金矿开展了定位预测和工程验证并取得巨大成功;初步建立了三个评价理论方法技术支撑、三个评价步骤、三个评价结果(“三三式”)的资源潜力定量预测评价体系,开展了东天山斑岩铜矿定量预测评价示范,为今后成矿远景评价区划提供了技术支撑;提出东天山成矿带10处、西南三江中段9处、冈底斯14处成矿远景区,为西部地区进一步地质找矿工作的部署提供了扎实的科学依据。2008年12月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验收,成绩为优秀。雅鲁藏布江成矿区中生代成矿时空架构示意图
文章TAG:天津市国土局李莉天津天津市国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