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徐老师主要讲一下,一年级学生要学好语文,应该如何打好基础。有专家提到,未来的高考,可能要增加语文的分值,可以说将来“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是母语,作为中国人,我们有义务学好语文,愿家长朋友配合好老师,让孩子安然度过语文瓶颈期,取得优异的成绩。
1、学生怎样学好语文?最好的方法?
读,阅读,再阅读,还是阅读;写,书写,多描写,坚持书写!语文水平的程度,就是阅读书本的厚度;经典文章的奥妙,就是练笔幅度的精妙。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了也会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爱语文,是从爱戏剧唱词开始的,红色经典剧目老八排基本倒背如流。背的多了,笔下有词,偏爱写作;写的多了,心中有物,更上台阶,
2、三年级的学生该如何学好语文?
我是坚守在三尺讲台上近20年的教师一枚,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因文章部分内容引用了《语文新课标》,所以整体内容较长,共约2400字,大约需要4分钟时间阅读。记得我每年教三年级时,第一次期中考试会有一些家长在班级群里询问,甚至跑到学校和我沟通,怎么孩子上一、二年级时成绩总是90多分,而到了三年级却退步了,这个现实让家长无法接受,
我们都知道,一、二年级为第一学段,三、四年级为第二学段,各方面的要求都会有所变化,一、二年级学科知识较为浅显,从三年级开始,短文阅读分析和写作增加了难度,成为孩子学习路上的“拦路虎”,三年级成为大多数孩子的语文学习瓶颈期。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语文新课标》三——四年级的阶段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左右会写。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