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和平区 > 松锦大战,崇祯松锦大战

松锦大战,崇祯松锦大战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9-07 10:00:04 编辑:好好学习 手机版

但兵部尚书陈新甲认为这次要调动的兵力太多,所以财政压力大,要求速战速决。崇祯亲自给洪承畴写了一封信,要求他“按时入伍”,尽快解决锦州之围,并派马等人催促洪承畴行军。所以洪承畴不得不提前率军。由于明军八大总兵来源复杂,相互之间缺乏配合,各总兵都不愿意独立作战,洪承畴也不敢轻易分兵,最后成了集中在平推的大军。这样多尔衮虽然压力很大,但是明军战线沉重,后方道路空虚。皇太极率领清军援军到达后,分兵攻打明军后方基地笔架山,夺取明军的给养,切断后方道路。

5、洪承畴那么能打仗,为何在 松锦 大战中一败涂地?

洪承畴那么能打,却在松锦 大战败了,因为明朝没有给他派援军,也没有给他足够的军饷。虽然洪承畴很厉害,但是这种局面撑不住了。这有几个原因。先是崇祯一味催战,再是监军张若祺制衡洪承畴,使其不能充分发挥水平,所以战败。因为当时崇祯受他人影响,一直在洪承畴耳边喋喋不休,干扰他的决策,所以战败。

6、 松锦 大战,明朝可能赢吗?

不可能。松锦 大战失败原因:1。当时的明朝崇祯皇帝一味催战,让本该防守锦州的洪承畴盲目前进。后来的守城将军祖大寿,没有勇气和能力,面对满清的汹涌势力,却不得不撤退。2.当时,祖大寿和洪承畴这两位督战的大将意见相左,导致全军不知道该听谁的,该怎么办。3.洪承畴指挥失误。如果一个将军在这个大战中有过动摇和犹豫,那么战争的失败是必然的。

7、为何说萨尔浒 大战和 松锦 大战是后金兴起,明朝败亡的战役呢?

因为这场战役,明朝损失惨重,也预示着明朝的衰落。而且对于当时的明朝来说,本身就缺乏战斗意识,这标志着明朝的衰落。萨尔胡大战和弹性大战之所以是后金崛起和明朝灭亡的战役,是因为此时的战争实际上是明朝非常虚弱的时期,所以明朝不可能被打败。萨尔浒之战后,辽东局势一发不可收拾,明军已经失去了灭后金的能力。

明朝与建州女真的关系在明初曾有过短暂的蜜月期。当时,活跃在前吴国成地区的胡力拐和沃多莲,为躲避野蛮女真的骚扰,纷纷南迁。当时明朝和朝鲜都想拉拢这两个部落,特别是明朝需要一面旗帜来牵制东方的蒙古。但是当时的建州女真非常弱小,尤其是在窝多怜部只有几百壮丁的情况下,必须要找一个强大的政权来寻求庇护,这样建州女真才会和明朝交好。毕竟建州女真可以为明朝牵制蒙古,明朝也可以为建州女真提供庇护。

8、 松锦 大战,明朝可能赢吗

明清两代的实力对比和易位是明朝失败的根本原因。如果明的实力足够强大,即使军队战斗力下降,如果长时间坚守,然后伺机蚕食清朝,也会损失惨重。那崇祯为什么要催促洪承畴行军呢?还是因为钱和食物。而此时的清朝从未停止过战争的车轮,平了朝鲜,灭了察哈尔,数次入关,表现出了强大的战争后勤能力,这是明朝所不具备的。有些人经常称满族为渔猎民族。事实是满清在东北开垦了很多土地。东北土地丰富,待开垦面积广阔,只要人力资源到位,惠农政策得当,国家必然富强。

大明的野战能力远不如满清。而且这场战斗也没有什么军事优势(以明军的战斗力,至少需要30w人才有希望)。洪承畴也知道。所以他没指望在野战中解决锦州之围,而是一拖再拖!拖到清朝,没饭吃自然撤退!可惜大明大后方被起义军搞得乱七八糟,比满清更不堪(李自成这期间从十八骑发展到数万骑,三围是开封!整个河南的局势都是颓废的!洪承畴把大明所有的精英都带到了这场战斗中,共计130万人。

9、 松锦 大战是谁发动的

,又称松锦,由皇太极发起,明、清两朝各投入十余万兵力。从崇祯十二年(1639年)二月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四月,战争历时三年,是明清之际最后一次关键战役,崇祯十二年(1639年),明朝廷调任洪承畴为吉辽总督,在东北边防保卫清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三月,皇太极命郑亲王·吉拉郎、多洛贝尔·朵朵等人领兵修建益州城(辽宁义县),“屯田,使明朝关外宁晋之地不能耕种”锦州守备司令祖大寿向明朝廷报告:“金城的米只够一个多月,豆却不足一个月,如果警察足够狡猾,宁晋的脉搏就会被打断。

文章TAG:松锦大战崇祯松锦大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