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户9-10万,人口30-35万左右,按照“都甲”制规定便能推算出有多少“都甲”了。以洪武年中期为例,温州有户18万,人口62万,按规定约有1600都(里),甲在1800个,切入正题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温州和什么是“都甲”制,“都甲”制属于行政区划制度,明朝地方行政区划自省往下府.县,县以下设“都”,都下设“甲”,一般以数字表示,比如一都二甲等。
1、温州明朝时期有多少都甲?
切入正题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温州和什么是“都甲”制。温州历史悠久,公元前221年,秦王统一中国,在全国划三十六郡,温州属闽中郡,至隋朝改永嘉县,到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改永嘉县为温州,一直沿用至今。“都甲”制古已有之,盛行于明.清两代,到近现代民国时期才改为乡(镇)和村,“都甲”制属于行政区划制度,明朝地方行政区划自省往下府.县,县以下设“都”,都下设“甲”,一般以数字表示,比如一都二甲等。
由于“都甲”制不属于官方高级设置,故此明朝叫“里甲”或“保甲”,明朝“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摊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什么意思呢?就是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其中那十户收.交囗粮最多的为里长。那一百户为十甲,候选甲长十人,每年轮流选出里长一人,甲长一人。明.清两朝的户籍制度与“都甲”制高度统一,
就是你人可以搬到外地,但你的户籍不变,仍在原来的“都甲”里。那么明朝时有多少“都甲”呢?以洪武年中期为例,温州有户18万,人口62万,按规定约有1600都(里),甲在1800个,及至明中后期万历年间,由于连年打仗,沿海地区倭寇祸乱,温州人口大量流失。有户9-10万,人口30-35万左右,按照“都甲”制规定便能推算出有多少“都甲”了,
2、你认识的温州人都有多富裕?
温州很多有钱人很低调,根本看不出来谁有钱。普通老百姓家里一般房子都好几套甚至十几套,温州房子一套最便宜也100多万,贵的就不用说,正常200-500万,在那个全民炒房的年代,温州街边随便一个老师母,看着和普普通通老太太没有任何区别,人家手里可能就有很多房子买进卖出的,很多上班族不敌一炒房老太太。温州人是天生的生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