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和平区 > 天津市铁路劳模王庆宝,全国劳模的名子

天津市铁路劳模王庆宝,全国劳模的名子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19 11:36:24 编辑:天津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全国劳模的名子

郭明义、时传祥

全国劳模的名子

2,天下第1劳动模范的儿子是懒虫

不是懶蟲!是懶豬!

天下第1劳动模范的儿子是懒虫

3,怎样查找建国以后天津市级劳模的资料

天津市档案馆有的!可供对外查询,市人事局和劳动局也有,但是不对外。

怎样查找建国以后天津市级劳模的资料

4,全国新长征突击手退休待遇我l979年被共青团中央命名新长征突击手

按照国家和省的政策规定,职工在退休时,只有全国劳模和省劳模能增发相应的补助金。请你到市总工会查实,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是否属于劳模范围。我个人只知道83年后的享受,以前的不享受。
我是来看评论的

5,时间的主人劳动模范是谁

苏广铭时间的主人劳动模范是苏广铭。他靠技术革新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机械工人,他凭服务社会成为全国工人的一面旗帜。他以技术革新为己任,以企业发展为追求。他就是原哈尔滨车辆厂(现哈轨道装备公司)职工、全国著名劳动模范苏广铭。时间的主人劳动模范是苏广铭。在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中,车辆工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哈尔滨车辆厂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在全厂遍地开花,硕果累累。全国劳动模范苏广铭就是在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工人阶级杰出代表。作为共和国的第一代劳模,可以说,技术改革、发明创新伴随着苏广铭的一生。50年代初,苏广铭这位旧社会苦海泡大、饱经沧桑的老铣工,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焕发出了青春的力量和聪明的智慧,他在哈尔滨车辆厂的车间里、机床旁,为年轻的共和国完成了320多项技术革新,在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高速切削”和“错齿片铣刀”。“一五”期间,他利用两年零三个月完成5年的工作量;“二五”期间,他提前4年半完成5年的工作量;1965年,他创下4分钟加工一块轴瓦的全国最高纪录。他发明的一项革新使工效提高了88倍,创造了最高纪录,成为上世纪50年代全国最优秀的机械工人,被誉为“时间的主人”。在那个火红的年代里,哈尔滨整个工业界都在学习苏广铭的事迹,哈尔滨车辆厂每搞一次“百日会战”,都用“赶超苏广铭”来激发斗志。苏广铭是我国工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他以忘我的奉献和牺牲精神,书写了一个工厂自强不息的奋斗历史,他以聪明才智和创造性的劳动,成为一个城市改革发展的伟大功勋。他刻苦钻研、甘于奉献的精神,积极进取、争创一流的不懈追求,以及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在哈尔滨人民的心中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更为哈尔滨车辆工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6,劳动模范故事世纪

一位退休三轮车工人,为了让穷人的孩子上得起学,在他74岁的时候,重操旧业,决心用自己的双腿,给贫困学生踩出一条希望之路来。在随后十多年里,他把蹬三轮所得的收入全部捐献给了学校教育基金会和教育机构,用以资助贫困学生。据统计,他的捐款累计高达35万元,共有300多名大学生受益。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他为贫困学生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直到将近90岁高龄,他捐出最后一笔钱,才无可奈何地说:“我干不动了……” 这位老人名叫白芳礼。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登在报纸上,我永远不会知道,这个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世界,曾经有这么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报纸上说,他的事迹“感动中国”。以中国地域之广大、人口之繁庶,不可能每一寸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知道白芳礼老人,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而此时此刻,我却清楚地感知,起码我自己,正在为这位已经作别人世、步入天堂的老人感动不已 白芳礼生于1913年5月13日,故于2005年9月23日,享年93岁。祖籍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白贾村,从1987年开始,白芳礼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将近90岁。 2009年8月10日,白芳礼荣当全国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1986年,74岁的白芳礼从天津回到家乡河北省沧县白贾村。这是一个让他悲伤而又牵挂的地方。小时候,他很渴望读书,可因家境贫寒,13岁便逃难到天津,做了一名卖苦力的三轮车车夫。新中国成立后,他靠蹬三轮成了劳动模范,并拉扯大了自己的3个孩子。当他看着他们中的两个成了大学生时,高兴得落了泪。
进入总工会官网,即可看到劳模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7,劳动模范的故事

1米80的个头,黑里透红的肤色。“别看他人高马大,罗发兵是个有心人,对推土机的痴迷简直到了极点。”中铁十三局集团青藏指挥部党工委副书记李少亮这样评价青藏铁路项目部推土机司机罗发兵。  1987年,公司机械队缺推土机手,队长让罗发兵学。他仅用一个月时间,不但能熟练驾驶,还单独操作创下队里当月的高产纪录。罗发兵只有初中文化,平时沉默寡言,但勤奋好学,《推土机使用手册》、《机械工人识图》、《内燃机原理》等专业书籍都被他翻卷了边。几年下来,他能熟练驾驶多种推土机。  使用机械他是能手,修理机械也出了名,听声音就能知道关键部位的工作状态,看排气就能准确判断机械核心的功能。他在机械维修上提出的10多条建议被十三局集团公司推广,仅在他所在的六公司就创造效益100多万元。他还能自己加工和改进配件,多年来节省开支数百万元。在青藏线施工的两年中,他修旧利废,为企业创造了上百万元效益。  青藏高原低温、低压、缺氧,机械效能只能达到内地的70%,且故障频繁。特别是冬春季节,极度缺氧加上低温霜冻,早晨上班时打不着火,又是火烤又是开水烫的。罗发兵摸索出窍门,下班后把车开到避风处,车头对准太阳方向,早晨阳光照射在发动机上,上班时很容易发动。刚上高原时,不少推土机经常出现抛锚趴窝的现象,罗发兵开的推土机却能不知疲倦地工作。同样推3000立方米土,别人用4小时,他只需两小时。在青藏铁路施工的两年间,他的推土机没有一次因抛锚趴窝影响施工,是中铁十三局青藏铁路工地出勤率最高的工程车辆。  队里来了年轻人,罗发兵主动搞好传帮带。有人劝他:“你别太无私了,当心别人抢了饭碗!”他说:“一代就要比一代强。他们超过我这个师傅,我才高兴呢!”罗发兵收了10多个徒弟,目前个个都能独当一面,在施工一线很受欢迎。  18年来,罗发兵换过4台推土机,每台都是别人不能开的旧车。这不单是他技术好,更重要的是他精心爱护,下班闲暇时总是围着推土机转悠,细心养护。曾任罗发兵所在施工队队长的王运虎记得,有一次罗发兵施工时,忽觉车身往下一沉,探头一看,车身已下陷一米多深,并且随着松动的土石往下滑。路基旁就是悬崖,如果继续下滑,就可能连人带车翻入悬崖。罗发兵惊出一身冷汗。如果扔下推土机立即跳车,他会安然无恙,但30多万元的机械就报废了。危急之中,他朝前面一台挖掘机司机大喊求援。挖掘机手立即掉转机头,用大爪钩住推土机。此时,1/3车身已经悬空。罗发兵沉住气,配合挖掘机小心翼翼地操作。经过两个多小时努力,终于化险为夷。
文章TAG:天津市铁路劳模王庆宝天津天津市铁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