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看历史上江苏海上发生了多少次地震。我们放眼江苏全省,与我们国家其它省份相比,江苏历史上有记载的大地震不是很多,最大的地震盐城发生了一次7.12级,6级地震很少,一般来两个板块的衔接处,地震要多一些,而江苏位于扬子板块上,同一个板块内比较稳固,地震活动要少很多。
1、今天江苏海上发生地震了,为什么历史上称之为“地震窝”?
#地震快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7月03日08时57分在江苏南通市如东县海域(北纬32.45度,东经121.59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江苏地处沿海,这次地震发生在海上,小地震影响不大,但大地震容易造成港口破坏,形成的海啸冲击沿岸设施,因此对海上的地震我们依然要引起高度重视,我们来看看历史上江苏海上发生了多少次地震?上图是江苏省5级以上地震次数分布图,圆圈大小代表地震大小。
从图上可以看出,江苏地震陆地上少,海上多,海底发生32次5级以上地震,主要集中在如东县与盐城市之间的海域,公元701年08月16日,南黄海经度121.00,纬度33.00震级[Ml]6.241879年04月04日南黄海经度122.00,纬度34.00震级[Ml]6.681927年02月03南黄海经度121.00,纬度33.50震级[Ml]6.681847年11月12日南黄海经度122.00纬度33.00震级[Ml]6.241949年01月14日南黄海经度121.00纬度33.20震级[Ml]6.02总计6~7级地震发生了11次,距离我们最近是1984年05月21日南黄海经度121.66,纬度32.60震级[Ml]6.33级.,5~6级地震发生了21次。
如果我们地图放大,发现如东县东部,密密麻麻的3~4级小地震非常多,多如牛毛,大大小小地震如此密集,集中在这片海域内,名副其实成为了“地震窝”,为什么这里的地震这么多呢?这里原来是断陷盆地,我们知道渤海是由于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那么南黄海与渤海具有同样的成因,只是由于这里的有两条大河,一个是古黄河~淮河,另一条是长江,河流把这些泥沙带到了盆地内填充,渐渐地让我们感觉不到这个盆地的真实面貌。
上图是航海图上的水下地形图,数字为等深线,通过上图我们很清楚观察到古长江入海口,形成的”鸟爪“型沉积地貌,从洋口镇的海岸线形状来看,仍为凹岸,尽管世界大河长江携带的泥沙淤积,仍然还没有填满这个盆地,一直没有增长为凸岸,反映出这里地壳还在下沉或者说这个盆地下沉很深,这里的沉积厚度有多厚呢?有些资料报道,厚达4000~5000米。
既然这里地壳还在下沉,就会有很多断裂带产生,这些断裂带是怎么分布了,看下图:这里有三条断裂带主控这个盆地的形成,南北向两条,晚更新的苏北滨海断裂,还有南面一条勿二北缘断裂,这三条断裂带距今15~75万年,所以说这个断陷盆地伴随着长江形成这个盆地也随之形成,直到长江河口改到现在这个位置,这个盆地还在下陷,地壳还在活动,今天又地震了,这个盆地下沉还没有停止,那么如东县东部海域地震不会结束,相应的5~6级地震还会发生,小地震还会不断,成了江苏东部海域的”地震窝“,
2、江苏历史上发生过地震吗?是全国最安全的省份吗?
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江苏历史上不但发生过地震,而且次数也非常多。但是有记载以来江苏发生的地震强度都不是特别高,最高达到六级地震,一次是17世纪六十年代南京、扬州地区的六级地震,最近的一次是1979年溧阳发生的六级地震,除了这两次以外,其他地震强度普遍在四级、五级,江苏抗震设防烈度在6--8度理论上讲,江苏也属于地震高发区域,基本上每天都有地震发生,只不过属于地壳释放能量的正常运动,产生的震感人体几乎感知不到,但是地震统计机构的仪器却可以准确地记录这些轻微的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