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身为河南人仍会思河南,忧河南,关注河南的发展,并对河南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有河南各级政府的领导,有河南亿万人民的努力及对河南的热爱和眷恋,对河南的不离不弃,河南终将迎来她发展春天,恢复其应有的历史荣光,独具魅力的河南,底蕴深厚,氤氲古今的河南,风韵犹存。
1、现在的河南是怎样的一个状态?
施一公教授老家是河南的。提到河南他是这样说的:河南之于全国就像中国之于世界,他给了河南一个粗略的定位。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展开和实施,上升期的河南,仍处在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虽然经济总量全国第五,但全国最低工资的头衔也让河南人汗颜,更让大多数河南人感受不到发展带来的雨露甘霖。我们甚至怀疑,亮眼的数据是不是某些人吹出的肥皂泡,
这也从侧面反应了河产业发展不充分,科技含量不高,利润率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地区发展的不均衡。其他各地相较于郑州,就像河南相较于东部强省,举全省之力发展的郑州,财政收入是其后面十地市的总和。下面各县更是面对动则上百亿外债压力,机构几乎不能运转,还谈何发展?即便如此,身为河南人仍会思河南,忧河南,关注河南的发展,并对河南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河南也会乘中部崛起的东风顺势启航。河南会利用自己中原腹地的区位优势,交通枢纽的有利地位成为全国商品集散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让河南直通欧洲,航空港的建设更是拉进了河南和世界的距离,河南是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随着东,中,西部产业转移和对接,有可能让河南成为中国工厂。但河南农业大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定位也会对河南第二产业的发展受到土地资源瓶颈的制约,
所以河南的出路在第三产业,而衡量一个经济体是否强大正是取决于第三产业的比重。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这些年,河南不断加大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就在于夯实基础教育,做强高等教育,以期扭转河南教育薄弱的局面,2018年,河南两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项目建设,2019年河南率先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有河南各级政府的领导,有河南亿万人民的努力及对河南的热爱和眷恋,对河南的不离不弃,河南终将迎来她发展春天,恢复其应有的历史荣光!,
2、去过河南的朋友,说一说在河南的感受如何?
有人说如果把中国比作全世界,那么上海就是中国的美国,广东是中国的欧洲,东北是中国的俄罗斯,而河南是中国的中国,虽然是开玩笑的比喻但似乎也有几分道理呢!曾在河南工作生活了两年多,河南给我的感觉非常不错,这里的人很真诚实在友善,乐于助人!在河南一段时间之后才明白,河南为什么被称为大河南,不仅是因为人口多,而是这里从古至今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历史上众多名人对中国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深入了解河南,才知道河南真的是大河南!河南省,简称“豫”,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
总人口约1亿,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是中国的中心,中国的名字来源于河南,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4个,分别为夏商故都:郑州;商都:安阳;13朝古都:洛阳和7朝古都:开封。华夏文明始祖黄帝在这里开启了中华文明的璀璨,这里镌刻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诞生了最初的商业文明,丝绸之路流传着名满天下的少林功夫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