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东丽区 > 采访稿格式,采访稿的格式是什么

采访稿格式,采访稿的格式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09 02:08:43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采访稿的格式是什么

采访的要求及采访稿的格式 采访具体要求: 1.时间、地址的预约; 2.如有变动,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 5.事前对中大历史要有一定了解; 6.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 7.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时间的控制; 8.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9.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10.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11.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12.赠送一定的礼品表示感谢; 13.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 14.将最终出版物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 格式是记者问:“......”被采访者答:“......”

采访稿的格式是什么

2,采访稿的格式是怎样的啊

不一定要.采访稿有2种形式.一问一答型的开头就需要写时间地点,采访对象.文章型就不需要啦什么格式都行,1段段人家说的话你把他采纳成1段就行了,不要太在意这,毕竟也只算是草稿而已
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二、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采访稿的格式是怎样的啊

3,求采访稿的格式急

采访的要求及采访稿的格式 采访具体要求: 1.时间、地址的预约; 2.如有变动,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 5.事前对中大历史要有一定了解; 6.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 7.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时间的控制; 8.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9.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10.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11.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12.赠送一定的礼品表示感谢; 13.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 14.将最终出版物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 格式是记者问:“......”被采访者答:“......”
1 首先要说明这篇采访稿的采访对象,采访的目的,至于时间地点我觉得可有可无2 如果采访的是你老爸,你在稿中的称呼,应该用你爸爸的名字,或者你可以自己给爸爸取个昵称,在文前注明下就可以了。3 然后就是一问一答得访问内容。4 最后可以写个小结,看你自己了
时间:地点: 采访者: 被采访者:采访者:爸爸或者x(加上你父亲的姓名)医生,现在我是采访者,你是被采访者,我问你答,可以吗?爸爸或者X医生:可以。采访者:写你提出的问题爸爸或者X医生:回答的内容。。。。。。友情提示:设计提问时可以涉及到下列的一些具体的问题:目标———作为医生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想要成为一名医务人员的梦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有什么原因么?最后希望你能玩出很出色的采访稿了。加油哦~!

求采访稿的格式急

4,新闻采访稿格式

你先进行采访的前提交代,再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 然后可以分三大部分,列出小标题。 正文的对话中可以描写人物的神态,揭示人物的心理。 敬上范文一篇: 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 孙膑,战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一部。经多次邀约,我终于在两千年后的一个秋夜采访到了他。 梅子煮酒,梅雾氤氲,酒香浓烈,我与孙膑相对而坐,话题由“剜膑”切入。 一、荒凉的枯泪 记者:孙膑先生,您智谋过人,心思缜密,却遭庞涓毒手,被剜双膑,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孙膑(沉默片刻):我与庞涓,同师鬼谷,同习兵法,拜为兄弟,亲如手足。我从来没想过他会加害于我。作为一个谋士,我熟谙兵法,知道不可过于相信别人;但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情的人,我…… (哽咽)我太相信他,从不疑他。然而,害我的恰恰是我最相信的庞涓师兄!…… 记者:如此说来,正是因为您对庞涓太过相信,感情上太亲而使您没有认识到潜在的危险,从而遭此大祸? 孙膑(缓缓点头):灾萌于不疑。 二、冰冷的铁血 记者:那么,孙膑先生,在后来的两次交锋——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您是如何下此狠心痛歼庞涓之军,尤其是马陵一役将他逼死? 孙膑(沉默不语) 记者:是否……是因为感情上的疏远? 孙膑:也许是吧……我常想,自己在那两次大战中扮演的到底是什么角色,是单纯的敌方谋士,还是一个有着冰冷铁血的复仇者? 记者:复仇者? 孙膑:剜掉的膑骨是仇恨的种子。我与庞涓的情谊彻底断绝了,这让我的心在刹那间变冷。我用冰冷的目光看待与他的交锋,用冰冷的头脑酝酿每个陷阱 记者:是感情上的疏远让您对与庞涓的战争有了一个新的定位?或者说,感情的疏远让您重新认识兵法,认识战争? 孙膑(无奈一笑,拂袖而去) 西风残照,落木萧萧,却又不知是哪朝哪代了…… 点评: 这是2003年浙江省高考作文满分卷。 本文取自“孙膑与庞涓”的故事,这个材料在常人眼里是比较陈旧的。但作者却选用了较为新颖的访谈记形式,通过变换角度,结合“感情亲疏与认识事物的正误深浅”话题,对庞孙两人的恩怨进行重新梳理和审视,将孙膑对庞涓前后不同的感情与结果作深度思考,提出了“惟我独有”的评价:感情亲反被害(“灾萌于不疑”),感情疏却获胜(“用冰冷的头脑酝酿每个陷阱”)。“荒凉的枯泪”“冰冷的铁血”两个小标题,与结尾“孙膑无奈一笑,拂袖而去”呼应,既留给读者无限悲凉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人性的反思:无论胜败都是痛苦——被害是荒凉,获胜是冰冷。敏捷、灵活、深刻、创新、批判的思维品质,使全文流畅自如,闪烁着智慧和灵气。
文章TAG:采访格式是什么什么采访稿格式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