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现在公办最好的学军、求是、文一、文三、天长、行知而且要看校区。初中私立学校一年学费8000-15000之间,这是一种“别人有我孩子也要有”的跟风心态,表现在教育支出领域,别的孩子上了辅导班,我的孩子不上就可能会落后;别的孩子在抢跑,我的孩子不抢跑就会落后如此这般,教育的恶性竞争效应就会形成,而买单者则是父母。
1、孩子明年要在杭州读小学了,大家说选民办还是公办好?
看你拿哪个公办和哪个民办比?杭州现在公办最好的学军、求是、文一、文三、天长、行知而且要看校区。民办:崇文、时代、钱塘外国语、育华、育才,这都老牌民办,这些学校首先你得进得去,公办你得有房,有的学校还得入户6年以上。民办得考得进,明年初中开始公民同招,所以选啥好,不是民办好,还是公办好,而是你想选哪个学校好。
2、养初中生平均一年花8.8万,为什么现在养孩子的成本这么高呢?你在孩子身上花了多少钱?
地标天津,孩子初一,仅仅计算教育支出,孩子及他周围同学费用成本上、中、下三档花费如下:上档:属于典型的“饱和式教育”。初中私立学校一年学费8000-15000之间,(直接面向国外升学的私立学校学费为7万-20万不等)周末、寒暑假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辅导班费用总计30000元(以学而思辅导班费用为例)。
到了初二、初三如果再增加物理、化学辅导班,那么,教育支出还需要增加10000元左右,仅以面向国内升学的学校而言,教育支出合计50000-70000元左右不等。除了教育支出,如果有特长班比如钢琴、绘画、游泳、冰球、篮球、街舞,足球等支出,还需要万元上下,当然,参加寒暑假游学项目则需要再加一大块支出。中档:我自己的孩子属于这一档,
公立学校,没有学费支出。周末选择性辅导班,只上数学一门课,合计支出6000元左右,平时上着英语一对一在线,年支出大约10000元,其他无。教育花费不高的代价是:我自己需要额外付出很多精力来监督孩子学习,低档:我孩子周围的一些同学,包括我县城,农村亲戚朋友的孩子不少属于这一种。公立学校,无学费支出,家长对孩子学习属于“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型,在教育这一块基本属于“零支出”。
虽然如此,但孩子其他方面的花费一点都不能少,比如现在大城市流行于中学生群体中的攀比风:追逐名牌,一双鞋子动辄几千。交际风:孩子周末或者寒假出去,一天动辄几百几百的花是常态,还有度假、高端运动等等不一而足。单从教育支出这块,为什么现在养孩子成本这么高?我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谈一下:第一、家长心态问题,现在中国新成长起来的一批中产大多分布在教育、公务员、国企等行业领域,绝大多数都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重重门槛的竞争重围中“拼杀”出来的佼佼者,具有高学历,高竞争力,高期望值的“三高”特点,性格中则大多带有争强好胜,不服输的特点。
曾经的学霸经历,以及高强度竞争压力指数下的成长经历和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中产者家长会自觉不自觉地将这一切印迹延伸到对孩子的培养环节,第二、裹挟式消费。这是一种“别人有我孩子也要有”的跟风心态,表现在教育支出领域,别的孩子上了辅导班,我的孩子不上就可能会落后;别的孩子在抢跑,我的孩子不抢跑就会落后如此这般,教育的恶性竞争效应就会形成,而买单者则是父母,
第三、资本引导式消费:现在,各种辅导班遍地开花,广告语几乎都是一种模式:“弯道超车”、“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不一而足,目的都是通过唤起家长的“焦虑”来达到促销的目的。而家长内在的焦虑一旦被资本唤醒,辅导班成为孩子学习路上的重要拐杖,家长除了硬着头皮不停投入几乎就没有了回头路,如上,育儿高成本自然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