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东丽区 > 天津市工伤鉴定操作规程,天津市工伤申报流程

天津市工伤鉴定操作规程,天津市工伤申报流程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17 18:05:45 编辑:天津生活 手机版

1,天津市工伤申报流程

法律分析:1、申请。2、受理。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材料后,应当在15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3、调查核实。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在书面审查和现场调查过程中可以通知申请人补正必要的证据材料,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现场调查依法取得相关证据材料。4、认定决定。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天津市工伤申报流程

2,工伤鉴定流程

法律分析:1、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用人单位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2、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在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到第二十五条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鉴定流程

3,天津市工伤伤残鉴定

向所在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人社部、卫计委《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五条、第十一条规定,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初次鉴定由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再次鉴定由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省级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是最终结论。天津市工伤职工劳动能力初次鉴定应当向所在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工伤职工按所在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安排的时间和地点参加鉴定。《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内的劳动能力初次鉴定、复查鉴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对初次鉴定或者复查鉴定结论不服提出的再次鉴定。第十一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提前通知工伤职工进行鉴定的时间、地点以及应当携带的材料。工伤职工应当按照通知的时间、地点参加现场鉴定。对行动不便的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可以组织专家上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组织劳动能力鉴定的工作人员应当对工伤职工的身份进行核实。工伤职工因故不能按时参加鉴定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同意,可以调整现场鉴定的时间,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相应顺延。

天津市工伤伤残鉴定

4,天津市工伤鉴定

  对于天津市 工伤鉴定 在市级 劳动能力鉴定 委员会申请,有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安排鉴定时间和地点,一般在市政服务中心是否服务窗口的。   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   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 工伤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 工伤认定 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第二十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 社会保险 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列入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医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知识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   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5,天津工伤鉴定标准是什么

一、天津 工伤鉴定 标准是什么? 天津工伤鉴定标准分为十个 伤残等级 ,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 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2006年,国家发布了《职工 工伤 与 职业病 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2006 ),这是新的工伤鉴定的国家标准,标准共分10级。 工伤偿付标准不变,评残的条文数,则由过去的470条增加到572条,工伤职工致残等级鉴定有了新依据。另外根据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医疗依赖及护理依赖4个方面,将工伤、职业病致残等级分解为5个门类,划分为10个等级共572个条目,条目增加了102条。使眼科、胸、腹外科等有了对号入座的评残条文;同一残情 伤残 级别也进行了调整,如剖腹探查、脏器修补等。 其中,符合标准一级至四级的为全部 丧失劳动能力 ,五级至六级的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的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以下刊登的即是一至 十级伤残 标准的具体规定。 八种劳鉴事项包括:劳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停工留薪期 延长确认、置辅助器具确认、旧伤复发的确认、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的劳鉴、职业康复鉴定、再次和复查鉴定、一次性告知制度。其中,一次性告知制度特别明确,对鉴定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完整的,劳鉴委员会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补正时限一般不超过15天,遇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延长。 今后涉及工伤(工亡)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应由用人单位提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鉴定的,工伤职工本人或其近亲属可直接向劳鉴委员会提出申请,杜绝因用人单位不积极不配合不作为时,导致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受损的情况发生。 天津市《市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操作规程》出台。《市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操作规程》日前出台,将工伤职工申请八种类型劳动能力鉴定的时限等首次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做出明确规定,实行主动公开,程序透明,一次性告知的制度,强化用人单位对工伤职工应尽的责任义务,赋予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鉴定申请权,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及时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天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也让本地区的工伤鉴定标准与其他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因为不同的鉴定等级结果会让员工拿到完全不一样数额的赔偿,出于对劳动者和单位的双方保护应该要求鉴定的标准必须是符合客观的要求,而单位和 社保 部门根据鉴定标准来进行赔偿。
文章TAG:天津市工伤鉴定操作规程天津天津市工伤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