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滨海新区 > 汤玉麟简介,张作霖手下四大金刚

汤玉麟简介,张作霖手下四大金刚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20 02:46:02 编辑:天津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张作霖手下四大金刚

徐树铮、汤玉麟、郭松龄、靳云鹏

张作霖手下四大金刚

2,汤玉麟怎么死的

00:00 / 03:00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汤玉麟怎么死的

3,汤玉麟结局

汤玉麟结局:汤玉麟在抗日战争期间多次拒绝出任伪职,度过了一生中最为平静的岁月。“九一八”事变后,汤玉麟决意退隐,来到天津,1949年2月病死于天津。汤玉麟祖籍山东烟台市掖县。早年他跟随海沙子做马贼,号称汤大虎。中华民国成立后,他任张作霖所率第27师骑兵第27团团长,后升任第53旅旅长。1928年东北“易帜”后,由国民政府任命为热河省政府主席兼第三十六师师长。1933年2月下旬日军进攻热河。3月4日汤玉麟率部逃到滦平,后被宋哲元收编,委任为第二十九军总参议。1934年5月任北平军分会高级顾问,半年后辞职来天津意租界寓居。

汤玉麟结局

4,民国时期军阀汤大头

我会继续学习,争取下次回答你
奉系军阀汤玉麟

5,汤玉麟简介 汤玉麟的介绍

1、汤玉麟简介:汤玉麟,(1871年—1937年5月),字阁臣,又名汤大虎。籍贯山东烟台市掖县,生于辽宁阜新。早年做土匪,从军后曾参加张勋复辟活动,失败后回到东北,逐渐成为奉系军阀大将,1928年东北易帜之后任热河省主席。 2、1931年,在张学良的指挥下,其部下参与了镇压嘎达梅林起义。九一八事变后,1933年日军进攻热河,汤玉麟手下的几个将领尚未交锋就投降或逃跑,汤玉麟于是一枪不发,全面败退,率部逃到河北承德地区的滦平,被宋哲元收编。之后汤玉麟寓居天津,1937年5月病死。

6,乱世枭雄汤二虎一虎打三虎是多少回

300回中164集中讲的
193回 先介绍汤玉麟的身世 我刚听到这

7,东北军汤玉麟简介及生平 汤玉麟怎么死的

1949年2月,汤玉麟病死于天津,终年78岁。汤玉麟(1871—1949),字阁臣,绰号二虎(一说“大虎”,张学良和王化一的相关回忆史料中均称其绰号为“汤大虎”),奉天义县人,汤玉麟为中国国民党热河省党务指导委员会主委、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热河省主席。1871年生于辽宁义县一个贫苦人家。少年时汤玉麟给人扛小活,因赶车拉脚遭抢劫,遂铤而走险,落草为寇,称霸辽西。汤玉麟称霸辽西时,曾救张作霖一命,张、汤由此结为生死之交,后来张作霖邀汤玉麟入伙合办保险队。关于汤玉麟其人褒贬不一,功过相当,生能逢时,却不能救世,无大志大才之人。

8,张作霖手下四大金刚

老张手底下没有四大金刚。
徐树铮、汤玉麟、郭松龄、靳云鹏
你好!张作霖手下是五虎将:郭松龄,韩麟春,姜登选,李景林,张宗昌。四大金刚是段祺瑞手下:靳云鹏 段芝贵 傅良佐 曲同丰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9,汤玉麟故居的人物简介

(1871-1937),字阁臣,绰号汤大虎。他原籍山东掖县,生于辽宁阜新,出身绿林。1902年被收编入奉天前路巡防营哨官、帮办。1912年任二十七师骑兵二十七团团长,次年升为五十二旅旅长。1917年赴京参与张勋复辟活动,失败后逃回阜新隐居。1919年又回奉天任东三省巡阅使署中将顾问。1921年5月任奉天陆军第十一混成旅旅长兼东边镇守使和剿匪司令。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任第十一师师长。1926年任安国军第五方面军第十二军军长。同年4月任热河都统。1928年东北“易帜”后,由国民政府任命为热河省政府主席兼第三十六师师长。1933年2月下旬日军进攻热河。3月4日汤玉麟率部逃到滦平,后被宋哲元收编,委任为第二十九军总参议。1934年5月任北平军分会高级顾问,半年后辞职来天津意租界寓居。1937年5月病死于天津。

10,乱世三义张作相扮演者

《乱世三义》演员表 :黄海波饰 唐子义张晞临饰 谷仁义田小洁饰 索智义任正彬饰 叶青林陈丽娜饰 刘素雅童蕾饰 叶玉珊李丽虹饰 佟赛男寒青饰 邹鲁生王晓龙饰 萨报慈陆建艺饰 杜三枪杨涵斌饰 吴玉香张东升饰 戚养性
是。他的名字源于吴俊升、汤玉麟和张作相,这个人物虚构的目的就是张作霖的替身。

11,历史上有没有常绿林这个人

1、历史上是没有常绿林这个人,这只是一个虚名。2、在电视剧《箭在弦上》的常绿林指的是汤玉麟,早年出生绿林。3、常绿林是对他的讽刺称呼,在日本浸华时期,日本进攻热河时,弃城而逃的省主席,当时他手上有几万大兵,一夜之间弃城逃跑了。4、电视剧《箭在弦上》中扮演常绿林的演员叫杨洪武。扩展资料:汤玉麟(1871年7月—1949年2月),字阁臣,绰号二虎(一说“大虎”,在张学良和王化一的相关回忆史料中均称其绰号为“汤大虎”),奉天(今辽宁)义县人。汤玉麟为中国国民党热河省党务指导委员会主委、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热河省主席。1871年生于辽宁义县一个贫苦人家。少年时汤玉麟给人扛小活,因赶车拉脚遭抢劫,遂铤而走险,落草为寇,称霸辽西。汤玉麟称霸辽西时,曾救张作霖一命,张、汤由此结为生死之交,后来张作霖邀请汤玉麟入伙合办保险队。关于汤玉麟其人,世人褒贬不一,功过相当,生能逢时,却不能救世,是一位无大志大才之人。1928年12月29日东北易帜后,汤玉麟任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热河省主席兼中国国民革命军36师师长。在主政热河的6年里,汤玉麟任人唯亲:大儿子汤佐荣为热河省禁烟局局长,二儿子汤佐辅为热河省财政厅厅长;三弟汤玉山当上了58团团长,四弟汤玉铭当上了炮兵旅长,五弟汤玉书当上了骑兵旅长,侄儿汤保福当上了工兵营长,就连汤玉麟的大舅子夏维士也当上了辎重营营长!热河省俨然变成了汤家军的独立王国。可惜好景不长,1933年日军大举进攻热河,汤玉麟弃守热河,调用大量军车搬运私产,逃至滦平,致使日军不到10天即占领承德!为此国民政府明令通缉汤玉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汤玉麟

12,汤二虎怎么死的

病逝1933年10月,宋哲元收编汤部,委汤玉麟为29军总参议,从此失去了军权。1934年1月9日,南京政府取消对汤的通缉令。5月2日,北平军分会任其为高级顾问,半年后解职,回到天津寓所。汤玉麟在抗日战争其间多次拒绝出任伪职,度过了一生中最为平静的岁月。解放战争时为了安全,汤玉麟曾搬到花园路3号居住。1949年2月病死于天津,终年78岁。
史料载,1949年其在天津病死。如果这个汤二虎就是 张作霖的马弁出身的那个人的话。

13,大帅的义兄汤玉麟为何会被去世

汤玉麟简介汤玉麟,辽宁人,汤玉麟简介上写着此人是靠自己闯出一片天。自小因家里贫困没有念过多少书,早早的便出来帮人放羊看牛了,后来稍大一点又给主人家赶车,正是由于这样的经历才让汤玉麟知道了生存的不易,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汤玉麟照片汤玉麟简介大概概括一下便是此人有勇无谋,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纯属贵人相助。汤玉麟生性勇猛粗壮,是做劳力的一个好手,但他不屑于做搬运工认为挣钱少。于是他为了能赚一笔大的就帮人运送货物,有一次失手在途中货物被山里的强盗抢了去,这让汤玉麟不知所措,哪里来的这么大一笔钱去赔偿主人家这笔损失呢?智谋,自己没有。那就得与这批强人斗狠了,汤玉麟为了证明自己的狠劲竟将双手放进沸腾的油锅中,那批强人见汤玉麟此举动便害怕了乖乖将货物奉还。此后的汤玉麟有一段在辽宁称寇的经历,凭着过人的胆识,他成为了一方霸主,也是在这段时间,汤玉麟阴错阳差救了张作霖一命,从此张汤俩人成为了共享福共患难的兄弟。也是张作霖带汤玉麟进入了政治生涯,不然以汤玉麟此等有勇无谋之人是难以在当时卧虎藏龙的政治界生存的。汤玉麟简介概括不了他这一生,总的来说此人有功有过,其最大的失败便是不得人心,因为他野蛮无制度的性格使百姓对他鄙夷,心狠手辣之程度又无人为他卖命。汤玉麟是历史人物吗看了描写少帅张学良传奇一生的电视剧之后,有人会发出疑问:汤玉麟是历史人物吗?在历史上,汤玉麟确有其人,他出生于1871年,出生在辽宁义县,从小贫苦。在历史上,汤玉麟是一个褒贬不一的人物,有功有过,但是功过也能相抵。说起汤玉麟的发家史,那也是一整本的传奇小说。他从小家境贫寒,更是因为这贫寒的家境而不得不从小去做苦力,做个小工,拉个车。而在一次给人拉车的过程中,汤玉麟被一伙强盗给劫了。出身贫寒的子弟在遭遇这种情况的时候,会有这么两种极其相反的反应:一是一辈子就这么窝囊下去了,欺软怕硬将成为他这一生的教条;还有一种就是和汤玉麟一样,你强我更强,你横我更横,强盗劫了我的东西,总有一天我要抢回来。汤玉麟因为这次抢劫走投无路,也不知是时势造英雄,还是时事逼人反,他把心一横便加入了一伙贼寇,最终成为了整个辽西的第一扛把子。在汤玉麟成为辽西一号人物的时候,机缘巧合救过后来的大军阀张作霖的命,也因为这个救命之恩,张作霖和汤玉麟成为了拜把子兄弟、生死之交,因为年纪缘故,汤玉麟还是张作霖的义兄。汤玉麟从张作霖还是一个小人物的时候辅佐起,一直到张作霖成为北洋军阀奉系的第一把手,汤玉麟都不离不弃地追随,尽管期间也有很多兄弟反目的戏码,但最后张作霖和汤玉麟还是握手言和了。1949年汤玉麟因病逝世于天津。之后假如再有人对“汤玉麟是历史人物吗”这个问题感到困惑,就可以大胆地做出肯定回答了,汤玉麟不仅是个历史人物,还是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物。汤玉麟死后12年在干什么汤玉麟死后12年在干什么?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奇怪,其实这个“12年”是要打上引号的。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后人们都认为汤玉麟是在1937年去世的,甚至连起初的“汤玉麟公馆”上也是这么写的,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在汤玉麟“被去世”后12年,也就是1949年的时候,享年80岁的汤玉麟才真正地去世了。那么汤玉麟死后12年在干什么呢?虽然这个答案很出乎意料,但事实总是这样出人意料的:他什么都没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汤玉麟于1937年因病去世”这样的信息流传于所有的历史记录之上,但经过一系列的推敲和汤玉麟后代的口述历史中发现,原先记录的历史资料是错误的,准确地说,是身为军人的汤玉麟已经“去世”了,作为普通老爷子享受天伦之乐的汤玉麟却是活着的,而且活得很好。在知道汤玉麟的人生还有那不为人知的12年之后,所有对这一事件感兴趣的人们都开始了对他人生晚年的探索,想知道那空白的12年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从汤玉麟的女儿汤若兰对父亲的回忆录中可以得到很多信息。在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后,汤玉麟就把自己的所有兵力交给了他的生死兄弟张作霖的继承者张学良了,之后的汤玉麟一直在天津过着隐居日子,不问世事。在1948年天津解放之后,之后担任新中国第一任总理的周恩来对这位老人也照顾有加,分了汤玉麟一套房子,次年汤玉麟便因病去世了,享年80岁。在人生的最后12年,这位出生贫寒奔波一生的老人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普通老人生活。

14,汤玉淋是什么样的历史人

军阀
汤玉麟(1871—1949),字阁臣,绰号二虎(一说“大虎”,张学良和王化一的相关回忆史料中均称其绰号为“汤大虎”),热河朝阳人,1871年生于辽宁义县一个贫苦人家。少年时汤玉麟给人扛小活,因赶车拉脚遭抢劫,遂铤而走险,落草为寇,称霸辽西。汤玉麟称霸辽西时,曾救张作霖一命,张、汤由此结为生死之交,后来张作霖邀汤玉麟入伙合办保险队。关于汤玉麟其人褒贬不一,功过相当,生能逢时,却不能救世,无大志大才之人。
同问。。。
汤玉麟单田芳《乱世枭雄》里的汤二虎吗?

15,单田芳说的乱世枭雄与事实相符吗

单田芳大师的评书确实精彩,只不过杜撰的成分有点太多,很多人也都是因为《乱世枭雄》而了解张大帅的,但难免对很多历史人物留下了错误的印象。先说说杜立三。历史上没有杜老判这个人,杜立三的老爹叫杜宝增,在杜立三十几岁的时候就死了。杜立三也没怎么跟张作霖打过太多交道,虽然跟张作霖曾经结拜,但他们的结拜没有什么感情。杜立三与张作霖有很大区别,相对来说,杜立三出身绿林世家,更符合“悍匪”本色,凶猛残忍,跟他比起来,张作霖算是比较“善良”的了。 杜立三也并不像评书里说的那样,像个纨绔子弟,一无是处。杜立三也做过一些像样的事,比如说修筑辽河河道,虽然也是为了自己,但也确实直接造福了当地老百姓,据说永丰县当地还有老百姓为此立碑感谢杜立三。另外,杜立三有个外号叫“包打洋人”,这个外号是老百姓给的,至于原因不好评论,总之杜立三确实没少消灭俄国人。 杜立三被张作霖诱杀后,其部下吴三胜收集杜立三残部,918事变后成立了“抗日救国军”,后被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收编,吴成为第三十八路司令,后来对日作战多有战绩,但最后受诱降被杀。 第二个人说说冯麟阁。张作霖幼年在海城就结识了冯麟阁,当时冯麟阁已经是辽西有名的胡子,张作霖还什么都不是。但冯麟阁很赏识张作霖,可以说冯麟阁其实对张作霖后来的发家起到不小的作用。张作霖后来一直尊称冯麟阁“大哥”,如果按照评书的逻辑,凭张作霖的性格不可能对冯麟阁一直那么尊重。 张学良小名“小六子”,而冯麟阁长子冯庸小名“小五子”,两人同年出生,自幼相交慎密,冯张两家两代的友谊可见深厚,在东北很多老人都知道。而冯麟阁与张作霖反目的原因,并不是像评书中所说的那么简单,就是因为冯麟阁嫉妒张作霖,那也太站不住脚,就因为嫉妒,就突然出兵包围大帅府,然后还能接受谈判,实在杜撰的过分。其实张的27师与冯的28师一直不分你我,在驱逐段芝贵时,两人演了一出戏,冯唱黑脸,声言“誓杀复辟逆贼”,张唱红脸,以保护段的名义劝段离开东北。后来在张勋复辟的时候,两人故技重施。在这个过程中,冯等于公开得罪了北洋和袁世凯,而张却落个老好人,这一点冯心里清清楚楚,由此可见冯对张是够意思的,可是张却利用这一点讨好袁世凯,一路向上爬,这就让冯心里很不是滋味了。张自己又何尝不知,其实内心也对冯怀有歉意,冯麟阁晚年曾说,小个子这个人是有良心的,他心里清楚,这辈子他欠我的太多了。 再来补充一个重要人物——汤二虎。评书中的汤二虎是一员虎将,不但作战勇猛,而且重义气,还有点小聪明。可是真实的汤二虎并不是像评书里说的那么可爱。汤玉麟字阁臣,生的高大威猛,兄弟五人。听过评书的对张作霖割肉下注这个故事肯定印象深刻,但是这个光辉壮举的原版其实是汤二虎。而且类似的事汤二虎干了不是一次两次。关于汤玉麟早期当胡子的经过,说法不一,难以考证了,但肯定不是像评书中说的跟随杜立三。比较靠谱的说法有两种,一说汤早期跟随海沙子海光远,另一说汤玉麟就是锦西红罗山的大横把,也就是评书中说的红罗涧。但不管怎么说,汤玉麟在土匪混战期间从金寿山手中救过张作霖的命,这是毫无疑问的。在1919年,汤玉麟又两次率队冒死救出被陶克陶胡抗垦队包围的张作霖。1917年3月19日,由于汤玉麟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张作霖忍无可忍,毅然免去汤玉麟一切职务,汤随即带领两个精锐团投奔了冯麟阁,并联合发表反张通电,要求张作霖下野。注意,不管在之前冯麟阁是否策反过汤玉麟,这里是张作霖罢免汤玉麟在先,汤反叛在后,与评书所说不同。另外,张作霖与冯麟阁虽然此时已经不合,但并未撕破脸,直到后来张作霖为防止意外,在军署后面布置了一架炮台,直至28师军署,冯麟阁得知后怒不可遏,遂提出四个和解条件。张全部答应,并表面上握手言和。同年6月,汤玉麟又参与了张勋复辟,由此可见汤虽骁勇善战,但并没什么大智慧。张勋复辟失败后,汤仓皇逃往蒙古避难。1918年1月,经张景惠和汲金纯的调解,汤玉麟与张作霖再次走到一起。论斗勇斗狠,汤玉麟是数一数二的。他的几个兄弟后来也都在他手下任高官要职。张作霖死后,汤玉麟任热河主席,手下兵力三万左右,但没有了张作霖,奉系内部分崩离析,除了贪官就是野心家,要么就是汉奸,素来没有脑子的汤玉麟团队更是腐败愚昧透顶,因此当日军进攻热河时,三万大军已毫无任何招架之力,汤只好仓皇逃走。扩展资料:张作霖出身卑贱,父亲在赌场被人踢死后,母亲改嫁。十四岁时,他因和后父不和,离家出走,来到高坎谋生。期间历经千辛万苦,为财主打短工,在赌场被人骗得分文皆无,几次险些丧命。幸得孙寡妇、老常头、汤二虎等人相助,转危为安。患难之中,张作霖与土匪结下深厚的友谊,内心也有了投身绿林的想法。张作霖长大成人,参加清军,驻鸭绿江畔。为保卫五龙背火药库,张作霖只身战群匪,得到上头赏识,晋升为哨长(连长)。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过江与日军开战,连战连败。战争失败,清政府割地赔款,张作霖心灰意冷,携一马一枪逃回到家乡----海城县小洼村。家乡土匪成患,民不聊生。许多“绺子”(土匪)慕张作霖之名,请他入伙。张作霖发誓不做人下人,自己拉起“绺子”,名为“保险队”。为筹款弄枪,张作霖带人勒索当地的土财主,发展壮大。大土匪向招子欲吞并张作霖,张作霖宁死不从,想去三界沟借兵以求自保。一路之上乱事如麻。张作霖惦念家人,放弃借兵,返回赵家庙。张作霖为东山再起,血洗新民府日本“双田洋行”、在兴隆店劫官银五万两、清河门抢得军马数百匹,二次拉起“绺子”。先利用绿林人之间的矛盾,赶跑冯麟阁及其党羽。紧接着又平灭了项招子、九只手于义等大土匪。收服了田庄台、八角台、红螺涧等势力。张作霖的势力越来越强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只得将其招安,张作霖成为正规军,之后又平定金寿山、杜立三等盘据辽东的大“绺子”,还在饶阳河消灭了日本关东军的乔本炮兵联队,成为独霸辽东半岛的风云人物。张作霖则继续招兵买马扩充势力,又先后被封为五营 统领、九营 统领。清王朝覆灭后,袁世凯篡夺民国大权,张作霖被封为中华民国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独霸奉天。其后,张作霖因消除蒙患有功,又升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张作霖野心勃勃,欲问鼎中原,与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两次开战,先败后胜。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他终于打进北京,爬上了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的宝座。张作霖与日本关东军发生摩擦,被关东军炸死在皇姑屯东站,其子少帅张学良千里奔丧返回奉天,日本人欲吞东北,百般要挟少帅。张学良以民族大义为重,不向日本人屈从,要与南京政府达成协议,宣布东北三省归属国民政府,东北易帜!全国在形式上得到统一。《乱世枭雄》在讲述张氏父子传奇经历的同时,还向人们描述了清末明初军阀混 战的特殊时代背景,使人们从一个侧面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近代历史。中心人物:张作霖,字雨亭,海城县城西小洼村人。 幼时贫寒为人放猪,14岁时父殁随母往镇安县投外祖父,干过卖包子、货郎、木匠、兽医等。十九岁甲午战时入毅军,次年离队留乡投身草莽,组“保险队”,不久受抚再入官军,历任马队帮带统带、镇守使、关外练兵大臣、中将师长、奉天督军兼省长及东三省巡阅使等职,后被推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主政东北自治。1926年率军入京,翌年6月18日就任安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行使国家统治权,并组成北洋第32届也是最后一届内阁。1928年兵败议和出京返奉。途中因以往抵制日本开矿设厂移民筑港等侵华要求,被日军于6月4月晨制造“皇姑屯炸车事件”炸成重伤,当日逝世,时年53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乱世枭雄
文章TAG:汤玉麟简介汤玉麟简介张作霖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