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滨海新区 > 湖北天门人插秧是怎么插,农民插水稻是怎么插的

湖北天门人插秧是怎么插,农民插水稻是怎么插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8-02 23:58:40 编辑:湖北头条 手机版

手插秧对土地的要求就很少,人没有机械快,也不会托浆,深浅全看插秧人的手法,就是人插秧的株距比较远,但那也比插的过深的水稻多打。表面上看,插秧其实还不算技术活,一般人学学就会了,其实如果想要得到高产,插秧也是很关键的因素,插秧也是一个熟练的过程,插的多了,熟悉了,左手分秧快,右手就插的快。

1、农民插水稻是怎么插的?

农民插水稻是怎么插的

中国是水稻大国,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种植,农民怎么插水稻,相信在农村待过的人都熟知,并且大部分肯定也都有参于过。表面上看,插秧其实还不算技术活,一般人学学就会了,其实如果想要得到高产,插秧也是很关键的因素,下面我们来看看农民是如何插水稻的。1.先要整好田,小时候记忆深刻,有些田泥土均匀、平平整整、软软糯糯插起来既顺手、又省力、插的秧也整齐、稳固。

整田首先要做到稻田平整,这样便于灌水均匀,众所周知,稻田既要灌溉又要晒田的,平整的田,排水就及时,田中无渍水。其次要做到土块细碎,耕层松软,要把杂草残茬捡出来,一般在插秧时,碰到有未清干净的杂草之类的,就捡起丢到岸上,并且用脚踩平泥土,再把秧苗插上去。2.看适宜温度,日平均温度大于14-15度适合水稻插秧,其中水温18度时,根伸长较快。

所以通常人们开春后整田,到4月份时气温逐渐上升,就可以插秧了,3.插秧了。最好戴个帽子,刮风下雨日晒都不怕,记得小时候,大人们为了抓紧时间插秧,都先把水壶、草帽、蓑衣等物品事先带到田边,因插秧的季节雨水也多,下雨了,穿上蓑衣继续插,先把拔好的秧苗,扎起捆数,撒向田间。一般都是目测间距和直度,也有些要求较高的农户,在田的两头拉线来控制插秧的直度,

阿华认为,插秧的间距很重要,能够有效利用光能,扩大光合积累,也能保证基本苗数。可参照以下方案:叶片松散型品种宜稀,紧凑型宜密;生育期长的品种宜稀,生育期短的宜密;大穗型品种宜稀,多穗型宜密;壮秧宜秧,弱秧宜密;早插宜稀,晚插宜密;土壤肥力较高的田块宜稀,较低的宜密,插秧的深度,以浅插不倒就好,这样能让根系和分蘖处于通风良好、土温较高、营养条件较好的泥层中,秧苗返青快、分蘖早。

插秧要插直,不要斜着,歪着,另外拔秧时注意不要伤到根部,按大田所需拔秧,过夜的秧苗容易伤根、温度也与大田不合,一般不插过夜秧。以上所讲的是农民传统的插水稻情景,目前我们这主要还是使用这种传统人工插秧方法,人工费约要200元/亩,也有一小部分种植户使用机插秧方式,以后随着机插秧技术和直播技术的提升,应该会普及,毕竟劳动力越来越少,费用也高。

2、手插秧和机插秧,哪种产量高?

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机插秧高一些,但是如果手插秧,也严格按照农民的要求,不偷奸耍滑的话,与机插秧在产量上也差不多,高不高产主要看以下几方面:第一方面,水稻的品种不同的水稻品种,分蘖能力不同,分蘖能力越强的,插秧的株距越远,像超级稻守泽8,多数插秧为18厘米,这和人工插秧的距离基本相同,在产量上,就没什么明显区别,

而我今年种的绥靖18,分蘖能力差,要求最多14厘米的株距,机插秧和手插秧的差距就很明显,机插秧一定比手插秧打的多,14厘米的株距基本雇不到插秧的人,有也是价格太高。第二方面,不同地块,不同插法在地力好的土地上,插秧株距远一点,近一点,区别不是很大,远了稻苗能多分蘖一些,进了就少分蘖一些,当然不能太远,地力好,插秧株距远一些,出米率高,就拿我们这边的白梗一号举例,插秧机插14厘米,每晌能打18000斤,插秧机插16厘米,也能打18000斤,16厘米的出米率高,还不容易倒伏,所以现在大家都是16厘米的,这也叫合理密植,

地力不好的土地,一般都密植,因为它地力不足,影响稻苗分蘖,只能靠密植,保证产量,哪怕米质不好一点,也要留住产量,产量是高产的根本。遇到地力不好的地块,机插秧的产量高于手插秧,第三方面,对土地的要求不同机插秧对土地的要求,要高于手插秧,因为机械插秧,它在行走的时候,会有速度,一旦地太泥泞,它会托浆,就是用泥浆呼住稻苗,这样的稻苗容易深,太深就基本不分蘖,返青也慢,而一旦晾地过硬,还容易漂秧,漂秧不补苗也影响产量。

文章TAG:插秧天门水稻湖北农民湖北天门人插秧是怎么插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