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孩子抑郁的原因,帮助孩子“转念治疗”。孩子抑郁了,自己不能抑郁,做个理性的,但富有感情的父母,在抑郁干预过程中给予孩子支持►理解孩子在这个艰难的时刻,重要的是要记住孩子不是故意刁难你,在运动中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和关怀,更有利于增强孩子的信心。
1、如何帮助孩子远离抑郁?
抑郁大多来自人孩童时期的经历。可以说,在孩子早期做好工作,可以为他们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包括抑郁在内的心理疾病早在幼儿时代就生根发芽了。孩子年幼不能自理无法独立时,若父母常谩骂,责怪,虐待,或灌输以扭曲的观念,孩子会滋生羞愧心,并装假以保护自我,长大后,这种心态无法获得社会认可使人感到更加羞愧与自卑,抑郁因此而生。
2、孩子得了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家长该怎么进行帮助?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以一个康复的抑郁症患者的身份说点自身感受,首先,抑郁症是病,有躯体症状,也有心理症状。与一些疗愈大仙的观点不同的是,我自身的感受是身体的症状比心理症状严重太多、太多、太多!(重要的话说三遍,以引起重视,)所以,得了抑郁症这种病的人,实在是太痛苦,太可怜了。第二,如果是孩子得了这种病,一般情况下,没有得过抑郁症的父母,对孩子心理和身体所承受的痛苦是理解不了了,
所以,不可能有正确的方法给与孩子心理支持和贴心照顾。很可能还会以为孩子在装病,或者拖着不管,以为孩子在闹情绪,过段时间自己会好,没有给予充分重视,等到真正引起重视的时候,孩子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面无表情,反映迟缓。学习成绩严重下滑,甚至已经起不来床了。等等,到了这个时候,再去关注孩子,可能要走很长的就医之路。
所以,提醒家长,要有一点抑郁症的知识,知道抑郁症是一种普通的疾病,任何人都有可能患上这种病。这种病与其它病一样,没有好坏,尊卑,荣辱的区别,更不要有传统认识上的羞耻感。当发现孩子喊难受的时候,并伴有性格改变,情绪低落,心理痛苦的时候,一定要去专业的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避免错过早期治疗的时机。第三,抑郁症是一种相对复杂的疾病,
与恐惧症、焦虑症和强迫症交互存在。单纯的某一种的可能性太小了,患上这种病,严重的时候,整天活在焦虑和恐惧的发作中,体验濒死的感觉。因为,实在难以忍受,而渴求一死解脱,思维陷入了死胡同不能自拔,已经不受自主控了。没有药物的治疗我自身的感受是解决不了的,成人如此,孩子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作为父母,要相信科学,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
懂得用药物给疾病刹车。先控制病情,第四,一般情况下药物治疗,效果非常好。一周左右所有不适症状都会消失,到底需要用多长时间的药物,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这一点,可能要服从医生的安排,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服药以后,心理治疗要跟上。因为,不要忘记抑郁症也是心理疾病,家长要优先学习心理疗愈和康复的知识。不一定去看心理医生,
因为很多心理医生治疗抑郁症的知识是程式化的,落后的,套路的,经验主义的。与孩子自身的情况并不相符,除非找到优秀的疗愈师,否则,别考虑。但是,要走这一步,怎么办呢?要了解孩子抑郁的原因,帮助孩子“转念治疗”。造成抑郁症的原因很多,但是,一旦患上抑郁症,思维便陷于“强迫”状态,在死胡同里转来转去找不到出口。
这是人生最黑暗的色度,思维被囚禁,被禁锢。没有越狱的意识,没有别人的提醒是超越不了的,这一点,必须要意识到。父母要帮助孩子做这个工作,网络里有个叫李嘉琪的疗愈师。可以选择他的治疗办法,我理解就六个字:向正能量转念,然后坚持一段时间。我在戒断药物的时候,看到他的文章,如醍醐灌顶,瞬间觉得自己从梦中醒来,
找到了方向。心理疾病治好了,躯体病较心理病滞后,但只要懂得“转念”,就会会越来越轻,最后消失,第五,对抑郁症患者来说,爱是一剂良药。父母要懂得换位思考,把关爱用足,孩子抑郁了,自己不能抑郁,做个理性的,但富有感情的父母,帮助孩子忘记疾病,真正的抑郁症是什么事也干不了的。每天活在疾病发作的恐惧中,不是不想干事,而是干不了了。